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说 > 税道德观
  • 那些值得斟酌的税收口号

    口号治税的时代早已过去,依法治税将会成为现代税收治理的新常态

    姚轩鸽 / 2016-03-20 1236 0
  • 新一轮财税改革面临三大根本挑战

    核心价值是否清晰明确;财税权力合法性问题是否彻底解决;财税权力是否拥有“闭环式”监督机制

    姚轩鸽 / 2016-02-26 835 0
  • 财税问题为何屡成“两会”热点

    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已进入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财税体制的现代化转型是否顺利完成,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现代化转型的整体进程与质量

    姚轩鸽 / 2016-02-25 825 0
  • 请先把“财税权”关进笼子

    就是要把现行政府主导的财税立法权、执行权与司法权真正关进笼子,逐步建立国民主导的财税体制

    姚轩鸽 / 2016-02-24 552 0
  • 税制与国运兴衰

    税负轻重固然与国运兴衰关系密切,但更为重要的是,税制优劣直接关涉国运的兴衰

    姚轩鸽 / 2016-02-22 1413 0
  • 为自由税收竞争的伦理辩护--读《全球税收革命:税收竞争的兴起及其反对者》

    在全球化时代,税收竞争是必然的,自由税收竞争是符合人道自由税收治理最高原则的

    姚轩鸽 / 2016-02-21 1026 0
  • 不懂税收也就参不透历史

    任何民族都可能因为一场战争而灭亡,但隐藏其后的一般性的原因大多因为利益,因为征税权的争夺

    姚轩鸽 / 2016-02-18 849 0
  • 古诗中的税吏形象

    古诗中记载的税吏形象,大多是负面的。正面的虽然也有,但毕竟太少

    姚轩鸽 / 2016-02-18 2699 0
  • 促进转型中国纳税者准自愿服从行为之对策研究

    通过创造或促进纳税者准自愿服从行为,有助于实现征纳两利共赢,遏制重大的税收风险与剧烈的社会震荡

    姚轩鸽 / 2016-02-02 617 0
  • 财税如何叫人更有尊严

    财税要叫人活得更有尊严,关键是这些理念的制度性嵌入程度如何

    姚轩鸽 / 2016-02-02 654 0
  • “供给侧”要义及其财税改革的使命

    “供给侧”视域的财税改革最终目标在于确立纳税人主导的税制

    姚轩鸽 / 2016-01-28 672 0
  • 现行地方税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以建立“未经纳税人同意不得征税、不得用税”的纳税人主导的地方税制为最高理想,以全面促进“征纳税人、征税人、纳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平等交换为根本目标与重点

    姚轩鸽 / 2016-01-28 870 0
  • “税权”认知的冷漠与麻木

    跨越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的“泪水之谷”,首先用心纳税人整体权利意识的提升,消除“税权”认知的集体性冷漠与麻木

    姚轩鸽 / 2016-01-28 772 0
  • 财税改革应有核心价值追求

    财税体制核心价值在财税治理中的导向功能、定位功能、激励功能等作用的发挥,是应该被真正重视的时候了。

    姚轩鸽 / 2016-01-25 911 0
  • 税收权利与义务的分配

    公正平等分配是优良税收治理追求的理想境界。

    姚轩鸽 / 2016-01-25 1088 0
  • 从“纳税意识”到“纳税人意识”

    在“纳税人意识”里,“人”是健全的,站着的,既承担纳税义务,也享有用税权利

    姚轩鸽 / 2016-01-20 1692 0
  • “有限税收”的制度期待

    “有限税收”的深层含义在于,国家征税的权力是受一定的有效制度制约、束缚、监督的。征多少税,征什么税,在哪个环节征税,以什么税率征税等等重大问题的决策,都是受制约的

    姚轩鸽 / 2016-01-20 404 0
  • 财税改革如何“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

    要把财税机制建设视为一个系统,以这个机制的系统优化为圭臬,科学协调各个财税机制分系统、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财税体制构建及其改革的终极目的——为人民服务,即增进全社会和每个国民的福祉总量

    姚轩鸽 / 2016-01-20 807 0
  • 用文明税收助推企业“走出去”

    好的税收法律、政策与征管举措,不仅会积极助推中国企业能够成功顺利地“走出去”,而且能在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与成功,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转型

    姚轩鸽 / 2016-01-20 529 0
  • 亟待刷新我们的财税观

    税是国家为了“增进全社会和每个国民福祉总量终极目的”,收取公共产品生产与维护所需要的费用,而不是“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

    姚轩鸽 / 2016-01-20 484 0
作者
  • 姚轩鸽 财税伦理学者、诗人,《南风窗》2010年度人物

    56725 1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