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税务大事(5月12日-5月18日)据介绍,在大规模普惠性减税政策扎实落地的同时,税务部门也在规范税务执法、打击偷骗税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减税降费、规范执法、升级服务等全方位多维度举措,我国税收营商环境更加公平透明了。
567 0 -
如何具体确定“介绍虚开”的定罪与量刑标准?介绍虚开的行为构成犯罪,量刑标准与虚开方虚开税款数额一致!无论取得“好处费”、“咨询费”是多是少,入罪标准清清楚楚,并不以介绍人获利为参考!因此,介绍人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若心存侥幸不去正确评估刑事责任风险,错过挽救的黄金时期,将给自身带来严重不利后果!
2931 0 -
税案观察:付款方无法取得发票,起诉开票方至法院被驳回笔者认为,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当法院不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时,当事人可以向税务部门举报或者投诉另一方不开具发票的不法行为,由税务机关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的相关规定,责令其改正或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罚。
2608 0 -
-
-
把握“两高典型案例”精神,做好虚开案件辩护工作当前,民营企业面临虚开犯罪刑事责任的现状仍然十分严峻,税务律师应当牢牢抓住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两高典型案例及其指导意见的精神,坚守“罪行法定”和“疑罪从无”的辩护理念,努力做好辩护、代理、申诉等各项工作,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积极贡献力量。
770 0 -
重磅:全国7000余件税收规范性文件或面临集中性清理!2018年1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5号),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的主体、范围、程序、职责、责任等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是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97 0 -
-
-
一案了解虚开案中如何区分个人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如何划分主从犯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如何区分单位犯罪与个人共同犯罪,单位犯罪中主管负责人及其他责任人如何界定,个人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中如何划分主从犯关系,本篇从一则案例入手,与读者共同探讨。
8024 0 -
-
-
税务注销到底难不难,难又难在哪里在税务严查形势下,很多存在税务问题的企业都选择注销企业,以防止承担税务风险,这些企业往往会面临着注销难的问题。因此,关于企业办理税务注销难的讨论不绝于耳。
1361 0 -
-
-
关于对《个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的修改意见我们认为,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之规定,不应对捐赠者,即财产的纯损失者,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关于“捐赠”的规定,于理不合,于法无据,建议删除。
775 0 -
新《刑事诉讼法》落地,律师办理涉税刑事案件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困惑?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公布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旧刑事诉讼法作出了26处修改,引入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速裁程序以及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等。对涉税刑事案件而言,这些新制度对于税务律师办案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困惑
835 0 -
-
-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