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沟通如何做到自信
审计项目后结束后,根据安排,负责项目的同事都要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发现进行沟通,很可能结果是被审计单位认为审计发现不符合实际,希望完善修改。从沟通的角度看,这是没有问题的,可能审计过程中受业务理解能力、审计底稿收集受限等各种因素,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审计结论,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通过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在沟通中,如何就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进行自信的沟通,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力,也是审计事项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要素。结合日常工作中,我对审计工作项目推进中的自信沟通,分享四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审计事项的项目性推进,这是审计人员工作的主要方式。有句话说的比较好,工作前的深度思考,可以减少许多吃力不讨好的徒劳。为什么这么说,审计项目推进,你要审计什么内容?那些是重点?标准是什么?可能存在的问题点在哪里?你提审计建议的角度在哪里?需要收集的主要审计底稿是那些?是否完整呢?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必须进行逐一的梳理和确定,这是搞好一个审计项目的基础,也是后续能够自信沟通的基础。
对于一个审计人员说,你对你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执行的标准都模棱两可,这能不让被审计单位怀疑你的专业性吗?所以,审计既然作为一个专业工作,就需要利用专业的思维去工作、去思考、去发现,这是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基础。
其次,审计发现的客观、真实、准确。那些是事件本身?那些是标准依据?那些是延伸分析,这种思维要非常清晰和到位。由于是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那他们肯定有一万个理由在等待;审计人员如何有效突破,就得看你是否对发现进行了扎实的论证和分析?为什么说扎实呢?换位思考,如果你作为被审计单位,人家说你干的问题百出,你会愿意吗?这时候就得拿出客观的、确凿的证据亮给他们看,除非他们可以拿出相应的证明材料,当然审计需要验证真伪,还要考虑其合理性和范围等一些要素,也就是说先把自己武装到位,再去进攻,不但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还会得到专业的尊重。
第三,那就是如何对于被审计单位解释的使用。有人说,我已经说啦,你们的审计报告写的不对,为啥不改?那你给我证明资料吗?你的说法能够当做审计报告修改的依据吗?只要是审计人员通过业务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经得住推敲和论证的。
这种情况,我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是,你必须把自己的那份地先耕好,种什么内容,你要进行深思熟虑后得出,不要不合时宜的乱种,不然得不到收获,还会得来一系列的处置风险。那么作为审计人员来说,和警察办案一样,起码需要相应的证据资料来证明吧,说管用吗?也可能管用,那就是将领导权力凌驾于内审之上,这是内审环境的问题,不是审计的问题。
第四、没有标准的审计发现,如何沟通?不是所有的企业或者组织,对任何方面都能够事无巨细的考虑到,那么就会出现审计人员提出问题靠感觉,靠判断;被审计单位干事靠惯性、靠道德,谁可以作为仲裁者来实现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问题之争呢?那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共同的上级。
有了充分的思考,客观的审计证据,那么你就具备了自信沟通审计发现的基础,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一般,但实事求是的数据和底稿胜过任何语言,这就是审计人员专业的体现。不可能将每个业务研究的和业务人员一样深入,但审计人员基于客观数据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
所以对于我们内审人员来说,沟通时刻存在,但沟通绝对要建立在充分扎实的调研研究基础上,这是审计工作的根本,也是得到认可的基础,自信两个字简单,但是做好不易。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