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领悟审计工作的“望闻问切”
其实这个内容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是在朋友分享的审计资料里面,提取出来的一个审计方法的理解和解读而已,仅仅是我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作为分享,直入主题。
第一,望。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就是看。医学角度就是观其色,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在内审角度,望的理解分为两层:
一是必须眼观四处,进行多角度观察取证。观察实物、观察环境、观察人员精神状态和表达情况,尤其是盘点、询问或者现场确认的过程中,详细认真的观察。
二是通过观察能够练就火眼金睛,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是关键落脚点。
所以,我经常强调,审计工作的岗位主要在现场,必须深入现场多观察、多了解才能更加贴近业务和了解业务。在微信群里交流的时候,许多同行都提到现场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在对业务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带着目的进行现场观察和取证,尽量避免无的放矢,毕竟审计资源有限。
第二、闻。是对味道的一种吸收和体验。医学角度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在内审角度,也是使用古文的解释,就是听的意思,比如故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所以在审计工作过程中的,我的建议是多看多问多听多记勤思考的”四多一勤工作法“。
那么"闻“也是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耳听八方。是要具有风险和内控的敏感度,在与被审计单位的交流过程中,敏感的捕捉可能存在问题的信息点。
二是根据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通过红旗标志法发现和评估风险,同时鉴别和提炼业务管理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和风险,判断流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确认执行效果,并确定审计反馈问题的角度和建议。
闻可能好多人认为是小道消息,八卦,其实审计部门通过参加公司各种会议、客户回访也属于闻的范畴,也会发现和梳理出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领域,来审计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第三、问。这就比较简单啦,就是询问的意思。在医学角度也是问的含义,即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疾病等;进而为确证提供相应的信息。
为什么审计人员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就是内审靠问,且刨根问底的工作性质所确定,这也是经常讲到的必须还原事件本质的工作方法。存在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系统性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流程问题还是制度缺失?都要进行最终的确认,并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根据这个资料的分享主要方法有突然袭击法、单刀直入法、迂回求证法、循循善诱法、旁敲侧击法等;但审计有法而无法,完成审计目标即可,可以根据所处环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是不是还存在关黑屋子的呢?
第四、切。当然不是切菜,也不是不屑一顾的意思。医学角度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这就有点上手的感觉啦。那当然不是乱摸,那就有点耍流氓的感觉啦(这里自我批评3分钟)。
对于审计人员来说,这切才是审计的落脚点所在,为什么这么说?也就是通过望闻问之后,切是得出结论的环节,中国有个成语叫切中要害,就是这个意思,精准的反映存在的问题。
那么对于审计报告来说,必须从制度流程确实、人为管理不到位、管理机制、内控设计不到位、企业文化等方面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作为审计人员,就必须要做到六不放过,与上面的问一致,方能做到见庐山真面目的境界,那么六不放过就显得极为重要,即:
1、现状没有检查不放过
2、标准没有找到不放过
3、影响没有查明不放过
4、原因没有查明不放过
5、责任没有落实不放过
6、整改没有落地不放过
以上内容是根据一个分享的ppt课件的理解和总结而来,也是我们审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如何结合项目实际,更加高效的完成审计工作,还需要建立在对业务、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企业治理文化等相关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思考是重点,操作是灵魂。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