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就是打个瞌睡,做个梦
受猪总《审计就是个蛋》的启发,时刻提醒我如何把这个蛋孵出一个小鸡?并且茁壮成长,天天有蛋吃,甚至孵出一大群小鸡,鸡鸡不断。后来细思慢想,我发现审计工作也像打个瞌睡、做个梦。
昨天晚上做梦,尽然梦到了好多人,虽然醒来以后忘的一干二净。在我老家,做梦俗称睡梦,一直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叫睡梦,可能主要是与白日梦进行区别吧;后来学了英语,梦的单词是DREAM,直译是追梦;为了搞清楚梦的意境,中国还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周公解梦;我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梦的形成,还专门买了一本《梦的解析》,只可惜看了10页之后,再一拿书就渐入梦境,催眠效果奇佳,于是乎截至目前仍然停留在第10页。就拿我们所从事的审计工作来说,也是解梦的过程,需要的是半醒半睡的状态。
就拿审计的独立性来讲吧,这是能够操刀手术的基础,但这世界上存在绝对的独立吗?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内审限于内控环境,外审基于衣食父母,国家审计囿于政治生态。试问,谁能够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开展工作呢?想想是可以的,反正不上税,但是追求绝对的独立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我看来,当打个瞌睡的功夫,这事基本就有个定论,谁说了算,管审计部门的那个人说了,那些梦你记得很清楚,就说说;那些梦,模糊想不清楚,那就算啦。
再说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在一个独立的组织中开展工作,在受到审计标准缺失、领导干部不懂装懂、关系网错综复杂、裙带关系根深蒂固、审计队伍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客观审计,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呢?这就存在取舍的问题,关键的决策者,那些事事你该搞一下,那些事事暂时你还不要搞,这不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实吗?何必把自己弄的那么艰苦,权当梦一场。
可能有人会说,社会审计针对独立性来说,可能效果会好点,那社会审计不就是拿委托人的钱干活的吗?监证会处罚了那么多的会计师事务所,难道真的他们做不到尽职吗?那些问题他们不知道吗?我感觉作为专业的组织结构,像一些不实应收、资产虚增、收入虚增之类的买卖,小学生都会搞清楚的,他们难道搞不清楚。今天早上听了李若山老师对万福生科造假情况的讲解,对于这个事情就越发的了解,真是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等上市公司造假编不下的那天,大家钱都挣完了;至于那些小股东、散户不在考虑之列,想怎么告怎么告,有的是时间,反正没钱,赔你,门也没有,要命一条,也不给你。
那咱们再谈谈国家审计的事,中国的老百姓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还是比较到位,审计谁?怎么审?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基本在从事这个事之前都是知道的,这是针对那些老虎们来说;当然下面的小苍蝇们搂住几个算几个,算是买一送一的促销,无在乎价值,关键在于影响。
试问一下,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有没有完全根据自己想法,百分之百将自己的想法、发现、意见能够落实到位的;应该有,但我的感觉不会很多,这就是梦境,你做了梦,但有一些梦你必须要学会遗忘,哪怕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有人可能会说,我在刷存在感、负能量,但在我认为,这恰恰是目前中国审计人员生存的常态所在,对于一个问题的最终决策并不掌握在审计人的手中,部门领导、公司领导需要进行权衡考虑做出决策;这时候再考虑审计独立性、客观性的问题,尤其是专业性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一下账面余额,库中存粮,不是说放弃原则,而是审计毕竟是审计,不是大老板;二老板的心态也就是拿出来吹吹,其实是上不了台面的。
这段时间看到大家讨论审计独立性的问题较多,顺着这个思路,也就是顺便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如何行使审计权限,主要看高层管理者的想法,有可能会让审计参与一些管理流程,也会从事一些具体的管理实务,但也不会对审计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比如监标管理、合同审核、工程结算复核、甚至存在费用审核的公司,这样审计存在的意义就弱化了吗?
在一份职业面前,在理论层面,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但理论毕竟是理论,每个企业均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如何有效的实现高级管理层需求的满足,这才是我们审计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哪怕是损害了独立性、客观性。就像许多人说的那样,审计有时候就是炮灰,是的,就这样,当枪用、做炮灰这也是审计存在的常态。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