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情怀的鸡汤
今天是星球六,严格意义上的法定公休日,但我没有休息,所以聊点比较轻松一点的话题,免得公众号文章好像伴着脸的老师,味如嚼蜡。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你这文章看着看着怎么就睡着啦?这个功效真是没有发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当然啦,干审计的人,应该也是具有情怀的人,但应该和我一样,在睡觉之前,有一万个理由不想再干审计啦,但是当第二天太阳出来,一切还是照旧;生活的无奈是一个方面,我感觉更多的是自己不明白,也不清楚下一站自己能干什么?所以说更多的是来自对这份职业的情怀,有无奈,有感情,更有执着。
这段时间申请了公众号,也对自己前期的工作案例进行了一一整理,与关注的几个公众号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不管是审计方式方法技巧的应用,还是案例描写的节奏感,都是比我强很多的。所以,我也在不断的进行修订、完善我的公众号文章的行文方式,尽量把干巴巴的审计事实,变成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这可能处于自己对内审工作的一种总结,也是对自己内审经历的一种记录,毕竟随着时间老去,我有好多经历过的事情尽然想不起来啦,尤其是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而往往在审计的时候,决定一个事项的突破点,说不定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对于我们内审人员来说,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总结,才会强化提升自己的职业敏感性,对于发展非常的有好处。
最近看了好多关于内审方面的文章,其实内审工作,也没有必要给自己设置很多的条条框框,那样倒是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就如昨天和同事交流的那样,一个强有力的审计工作底稿,就是拿出来亮到桌面上,谁都能够看明白,一针见血说明问题的那种,那如何能做到这点,还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也需要对内控呀,风险呀,业务有个深入的把握和了解。一个生手不可能再第一时间就可以拿到扎实的证明材料,需要的是积累,需要的是经历,当自己能够把经历转换成阅历和能力的时候,那说明自己才真正的成长啦。
人一辈子是很短的,能够坚持在干一件事,十几年,二十几年,更多的应该不是缺乏选择,而是从事这份工作的惯性,和自己天生拥有的惰性决定的。有篇文章看过,忘记了,说持之以恒的从事一个工作,10年时间绝对会成为一个专家,但我也见过,有人在一个行业干了10多年,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为什么呢?就像拿破仑告诉他的一个士兵一样,大概意思是拉磨的驴永远是头驴,因为他就知道绕圈,为什么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呢?总是看着比自己高薪、高职位的人羡慕,反过来想想,我们自己付出了多少?而是否知道人家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这个我自己就深有感触,看见人家某一方面比较成功,就非常羡慕,也很着急,但热乎劲就那么几天,坚持不下去,尤其对于学习,总是想象时间还有,但想象时间真的还有吗?职场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与其说混着,还不是学着呢。
其实,审计工作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工作,可能大多数人一辈子接触的内容,说不定没有审计一年接触的内容多,不是说这个工作有多牛,恰恰说明,咱们干这个审计工作,不仅需要的是学识,同时格局、体力、耐力什么力的基本都得具备一点吗,尤其是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健康的体魄是非常必须的,说白了,那天遇到一个混子,你跑也跑的逼其他人快呀。内审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力做行成合力爆发,当我们很清楚自己定位的时候,那日子就过的简单啦。
最后聊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审计到底应该干到什么程度?当然,这不是一个赶尽杀绝的职业,也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得罪人的行业,主要看审计人如何看这个事情本身,对自己来说,这是一个养家糊口的手段,对组织来说,你是一个监督部门,不是一个执法部门,也不是一个执行部门;所以,审计部门更多的是一种工具,工具的使用技巧掌握在老板手中,而不是审计人自己的手中,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陷于审计归谁分管?是否独立等等这样的扩散性问题中不能自拔,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不是中庸。
今天乱七八糟写到了好多自己的想法,可能逻辑上不是那么严密,条理上不是那么通顺,但人生难得糊涂,灌点鸡汤,不是还得不断前进不是;崔的举报让人对中国的举报管理机制上心,更为崔的人身安全上火,同时,更为有这种精神存在感到高兴,剩下的唯有默默祝福;贸易战打的不可开交,据说特朗普成了降低中国房价的最大功臣,是祝贺呢还是祝贺呢?关系你我他的生活的才是重要的,不是不爱国,不给填麻烦就算爱啦,我自己自力更生过日子;明星们排队交钱啦,国库这段时间应该比较充裕啦,不是能否帮助完成GDP的增长目标呢?又操闲心啦,反正八九不离十,数字吗?是灵活的;个人所得税终于执行5000啦,回头看看工资条,在富豪榜上排名是否能够上升到15亿名之前呢,还是依旧稳定呢?这些事事都操碎了一个内审小兵的心。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