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具体实施的4个层次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第一个层次,数据的准确、真实、完整,第二个层次,就是对发现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第三个层次就是对发现的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估
作为内审人员及项目经理来说,如何有效的推进项目的实施,并能够确保进度和质量的控制的是非常必要的。
我今天分享一下内部审计项目实施的4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简单说就是数据的准确、真实、完整。这是进行审计的基础,如果数据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那就内审质量管理无从谈起,包括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账相符等,所以在第一个层次,必须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并在确认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就是对发现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并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合规性及损失、资产有效利用率及是否存在浪费等不合理情况下手,有针对性进行深入调查和确证,并将审计结果进行确认。
第三个层次就是对发现的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估,包括趋势、比率,增长或者降低,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确认,最终根据审计发现提出审计建议和整改方案,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比较考验内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环节。
第四个层次,就是在经营审计过程,对效率、效果、效益六字的确认和反映,当然不是所有的审计项目都会进行这个层次,但在经营审计或 绩效审计过程中,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同期数据的比较,获利能力的确认,产品成本的结构化分析,费用合理性确认等各个方面进行。
以上四个层次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必须具有目标性的一层一层往下实施,才可以实现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和目标达成。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