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草案:不光起征点提高到5000,这是一场全民的狂欢!
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今天(2018年6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财政部部长刘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了草案的说明。
让我们来聚焦这次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
一、顺应时代发展:工资薪金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我国工资薪金个税起征点自2011年调整为3,500后,至今已经经历了7年。顺应广大群众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结合减税降费的大背景,草案将工资薪金个税起征点由目前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
尽管这一调整已经是一个重大利好,但笔者仍对我国的税收管理者寄予更高的期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较2011年增长75.40%。如果按照这个增长比例计算,个税起征点调整如超过6,500元会更为适宜。
1、提高税率级差,放大减税效果
如果仅仅把个税起征点提高1,500元到5,000元,不调整税率级差,那么对个税应纳税款金额的影响也仅限于这1,500元所产生税负。即便累计到工资薪金最高税率45%,至多影响税负675元。草案在提高起征点的同时,调整了税率级差,将减税效果放大。
2、工薪阶层收入越高,减税效果越明显
草案扩大了较低的3%、10%两档税率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扣除社保等扣除项目后的所得金额超过5,000不超过8,000的部分,由现行的适用10%的税率,降低为适用3%的税率;扣除社保等扣除项目后的所得金额金额超过8,000不超过12,500的部分,由现行的适用20%税率,降低为适用10%的税率。同时,将现行适用25%税率的所得金额的范围做了划分,分为适用10%、20%及25%三档税率。
根据这一修改,扣除社保等扣除项目后的所得金额在23,000元(数值为个人预测,仅供参考)以内时,随着所得金额的增加,减税效果会更加明显。具体减税金额如下表所示:

3、高收入人群收入增加时,减税金额为固定值
草案规定,工资薪金所得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差保持不变。对高收入群体而言,不论所得增加多少,减税的效果将不会增大。也就是说,当扣除社保等扣除项目后的所得金额达到约23,000元(数值为个人预测,仅供参考)后,新规定的减税效果将为固定值(个人预测数值为千余元,仅供参考)。

同样,草案还增加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税率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也将起到明显的减税效果。
三、税制更趋合理:劳动所得(综合所得)按年综合征收
在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下,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类所得项目在性质上都是通过劳动取得的所得,仅在提供劳动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适用的税率确有明显区别,这不利于贯彻税收公平原则。另一方面,不少人利用这四类所得形式易于转化的特点进行税收筹划,对提供实质相同的劳务适用不同的税率,给税收征管带来困难。
草案将现行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类所得统一称为综合所得,适用同样的税率,并且对居民个人采取更为合理的按年合并计税的方式。
然而,这一修改有可能导致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原本税率较低的所得项目的税率提高。税收改革一般至少坚持税负平移原则,也就是说税收改革一般不应导致同等情况下的税负增加。对于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否将配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加以调整可以期待。
四、促进社会公平:增加专项扣除项目
草案提高了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除现行可扣除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项目外,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
好的税法应当对收入及负担状况不同的主体加以不同的税收负担。这次草案增加的专项扣除项目充分考虑了百姓生活的实际负担,使纳税更加人性化,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
五、强化税法刚性:增加了对个税的反避税条款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早已有反避税的规定。对于用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减少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可以进行调整。而在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中并没有类似的规定。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采用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规避个税的行为也愈加突出。这次,草案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规定税务机关有权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随着税务机关稽查力度加大、稽查手段加强,通过违法或不规范的手段不缴、少缴税款的行为逐渐失去藏身空间。草案的这一修改也反映了我国在税收征管、反避税方面的力度逐渐增加的趋势。继企业税务管理越来越被重视之后,个税合规性的重要性也将深入人心。
这次的个税修改可谓顺应民心、大刀阔斧!从整个草案看,“降低税负”、“综合征收”、“增加专项扣除”、“增加反避税条款”是这次改革的几个关键词。我国近期进行的几次税收改革,一手大力减税降费、一手着力加强打击税收违法,显示我国的税收征管正在朝着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合理的方向演变。对纳税人而言,简单、粗暴的偷漏税风险逐渐暴露,规范纳税、科学节税才是可以长久的生存之道。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