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务]都什么样的企业转“小规模”了
按: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通知》(财税[2018]33号)。文件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统一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文件同时还规定,已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单位和个人,在2018年12月31日前,可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此文件一出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热议,一些规模不大但已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纷纷咨询、讨论是否要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观点】一般纳税人转“小”需思量
笔者认为,根据文件的规定,可选择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以及修理修配企业,即老的增值税企业。这是因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历次营改增文件的规定,现行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营改增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这次将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统一定为年应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除了原来在标准以下的营改增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外,可转小的企业应当主要是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至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修理修配企业。
那么这些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一般纳税人是否要转小,转小后对它们是否有利,笔者认为,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要充分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自身的发展期望来决定,切不可盲目行事。
在这转与不转的选择中,应着重考虑那些因素呢?笔者认为:
第一,考虑自身的税负。多数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两种增值税资格的税负是不同的,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是不确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是固定的,为3%(特殊行业除外)。5月1日后,如果你公司的增值税税率是16%,那么临界点销售毛利率是18.75%(3%/16%)。当销售毛利率大于18.75%(不考虑费用中和购买不动产等可抵扣税额)时,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要超过3%,选择小规模为优,反之,选择一般纳税人为优。
第二,要考虑你的供应商群体的增值税资质。如果你的供应商主要是规模较大的企业,那你采购的商品、原材料就有足额的进项税额,建议你首选保留一般纳税人资格,然后再根据销售毛利率水平决定选择增值税的资质。
第三,要考虑你的下游客户群体的增值税资质。如果你的客户主要是规模较大的企业,那么它们对供应商的增值税资质的要求是苛刻的,如果你是小规模纳税人,你将被剔除供应商名单。这个时候,建议你还是保留一般纳税人资格为好。如果你的客户主要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或个人,则你可根据你的销售毛利率水平决定选择增值税的资质。
另外,一般纳税人的税收管理成本(记账、发票管理等)要高于小规模纳税人。这也是个要考虑的因素。
【实务案例】都什么样的企业转“小”了
据悉,截至5月下旬,广东省(不含深圳市)已有6021户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案例1.惠州市惠城区某汽车修理厂,在2014年5月因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而需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整体税负上升了近一个点。其财务认为表示,,从长期经营状况来看,我们不仅在申报纳税方面会更加便利,财务核算成本也有所减少。
案例2.清远某车木工艺有限公司,自1997年8月起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难以取得进项发票,利润低微,经营困难。企业算了一笔账:按照企业年销售收入100万元计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后可以节省增值税10万元。其负责人表示,“如果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就不再受制于进项发票了,计算也简便了,税负也减轻了。”
案例3.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金星服装加工厂,负责人说,“原来年销售额50万元就要做一般纳税人,服装加工厂工人工资占成本超80%。如果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的增值税使我们没有利润,所以只能把销售额控制在每个月4万元左右。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大胆接单。”
最后,笔者有两点提示,一是根据33号文件的规定,一般纳税人转小应在今年底以前进行,晚了暂时就没有可能了。二是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一般纳税人对企业发展有利,一般纳税人资质也是企业品质与规模的象征。
(说明:以上案例来自中国税务报)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