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会计人的财务自由拐点在哪?这里为您详细解构
都说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财务报表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但大部分有能力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每年都领着相当低廉的月薪,而工作量并不见得少。很多上市公司股价牛气冲天,财务总监动不动就年薪百万,可真正编制凭证、在公司与税局间来回奔波的会计,可能只有不到6000的工资,极其复杂且工作量超大的成本会计,工资估计也就8000左右。
月初要核算工资、结账;月中要完成月报、季报;另外要催着市场部收款,还得应对采购那边的付款;集团企业里面的会计,要是财务总监或董事长想看一看合并报表,还得连夜加班写调整分录……
这些工作难道不能产生价值么?为什么会计的工资普遍在拉平均工资的后腿?
一、易学难精
会计理论、会计基础、会计实操,这些都不难,一名小白集中培训三个月就可以完全掌握。大部分会计人一般经历的过程大致如下:
学习—实操—熟练—快速—重复
能够模式化快速重复的工作,我们把它划分在财务会计的范畴,一旦突破这个范畴,就是管理会计的职能了。
管理会计的能力的形成,并非模仿能够获得,除了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外,还需要有高人指导(悟性极高的除外),这就是会计“难精”的地方。例如公司整体的财务规划,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税负分配,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等。
也因为这“易学难精”的职业特征,想要找到好的管理会计,简直大海捞针,而一般的财务会计,一抓一大把。从财务会计上升为管理会计的这一道瓶颈,限制了很多会计人收入的增长。
二、工作量锁定工资
说得直白一些,财务会计其实是劳动密集型的一项工作,从多劳多得的原理来看,想要在这方面增加收入,只能通过增加工作量(同时必须延长工作)来实现。
通过增加工作量来增加收入的职业都有哪些呢?比如说快递员、出租车司机、流水线工作等。财务会计也一样。做一家账领一家账的钱,做十家账领十家账的钱,可能有时候在集团公司里,新增了好几个子公司的账套,工资还不一定涨。
这就是血汗钱的本质。
另外一些行业就不是这样。
比如说金融、保险、律师等。一名理财师,给年收入10万元的白领做规划,两个小时下来,估计签订的是一份1万元的理财合同;假如他是给年收入1000万的企业家或企业家背后的女人做两个小时的咨询,签下来的合同可能是100万。假设提成是3.5%,同样是两个小时的工作,前者的报酬是350元,后者的报酬是35000元,相差一百倍!但是,如果一名出租车司机,给一名年收入10万的白领和年收入1000万的企业家提供两小时的服务,获得的收入没有差别。
低水平重复劳动的工作,无法给劳动者从根本上改变收入状况,离财务自由也还遥远。如果想实现财务自由,要怎么做呢?
首先要明白原理。
三、实现财务自由的拐点在哪?
(劳动供给曲线——《微观经济学》)
如图,拐点在B点。也就是说,从B点开始,你的工资越高,但工作时间越短。我们还是以上文销售理财产品的例子来举例。当你的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你会更愿意把时间放在旅游、休息、陪伴家人上,而不是办公室里。
想要迎接B点的到来,必须提升工资率。工资率简单来讲就是工资除以时间得到的一个比值,上文举例的两小时签订不同理财合同的工资率,一个是175,另一个是17500。如何提升工资率呢?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提升因素,从理财师这个例子来讲,工资率提升的因素之一是人脉。
但不得不提的是,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去寻找或者追求这个B点,比如医生、清洁工、出租车司机、基层公务员、老师……但他们的职业无疑也是伟大的,他们的职业精神无疑也是受人尊敬的。
四、通往CFO的路上你要准备什么?
做账做得厉害,当不了CFO,最基本的是要说账说得厉害。能把账理清楚、说明白已经不容易了,但这仅仅是一个基本要求,再附上以下两项中的一项,CFO的位置才能坐稳了,若两项兼顾,自己开公司都不在话下。
培养和管理团队的能力
公司里的每一个中层干部,必须把培养接班人当成重要的任务来对待。唯有不停地把手中已经熟悉的工作稳妥地交出去,自己走向更为复杂的领域,才能算是提升,下属才能跟着提升。
资源
包括银行、税局、其他相关(专管)部门、投融资渠道等资源。
这就是一名会计在仰望CFO的路上要寻找的提升工资率的三个因素(再总结一次:说账理账的能力、培养和管理团队的能力、资源)。
五、这一年,你的工资率提升了没
必须要思考的是,在当前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下,影响我们工资率提升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以及对应自己的具体情况该如何去把握住这些因素。
希望大家进一步讨论。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