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建议|提升审计质量
本文不在于复杂迂回的论证,只说说大众能明白的话。可以直接阅读“五、政策建议”部分。
一、会计是什么?注册会计师是什么?
会计是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注册会计师是“增信”,增加信息可信度或指出信息不可信程度。
二、信息有啥用
宏观角度,社会经济要实现充分而有效的生产。怎么组织起来这么庞大的生产系统呢?
资源配置由“市场”说了算。人人都成了市场主体,主体决策离不开信息。
资金富裕者A,面对一家企业B借款时,肯定需要知道企业B的财务信息,否则A出借后面临资金风险,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随着社会发展,A和B之间出现中间人,就是银行。现代社会,我们每一个老百姓将钱存入(借给)银行,银行再次代理我们将资金出借给有安全性和能实现收益的企业,银行起到信息收集审查以及风险评估的作用,从这个时候起,整个社会就能“依靠众人的力量集中办大事”,用大众劳动成果修建三峡大坝,这是金融最基础的模型,这里面,信息是很重要的,如果银行将资金全部输入“雷区”,那么,所有老百姓都会遭殃。
银行是资金“间接”转移系统,后来发展“直接转移”,直接转移就是筹集资金的企业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这时候有富余资金的人可以购买股票和债券,那么,购买决策要考虑安全和收益,这都涉及到筹集企业的财务信息以帮助决策!
直接市场上,“股票”和“债券”首次发行叫“一级市场”,还要解决证券“流通变现问题”,因为不解决“流通变现问题”,发行证券时就没有人愿意投资,因为大家担心,忙用钱的时候不能变现。于是出现“二级市场”,二级市场解决证券流通问题。二级市场交易定价,也离不开信息。
现代金融间接市场与直接市场并存,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并存。无论什么市场,根本功能都是解决“资金流向”配置问题,所有决策都是依靠“信息”决策,如果信息失真,则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财务欺诈,金融风险,资金提供人受到损失。对社会而言,假账会导致资金流向错配,人们不相信金融体系······
有人说,“巴菲特投资不看财报云云”,我不知道巴菲特投资看不看财报,但是我敢说,有一家企业,世界上最赚钱,经营最安全,就是不对任何人提供财报,我想问,这样的企业巴菲特先生们敢投资吗?
财报构成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运行最基础的信息,在谋求“抓机会”的风险决策中,财报肯定不够及时,比不上“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来得快,但是财报起到最后“验证”作用。所以,财报是最基础的信息资源。
三、会计师事务所的问题在哪里
现在会计师事务所核心不是做审计,不是对企业财报进行“增信”,也不是对财报进行“否定”,他们在干什么呢,赚钱,拿业务,评估签字风险。
要赚钱,“不敢得罪客户”,于是,审计不是审计,是满足客户需要。客户第一。
那怎么做审计呢?核心就干一件事: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签报告有啥风险,出问题了事务所有啥“辩解理由”。如果“辩解理由充分”,至于财报是不是公允,这个就不重要了。
在这样的运行模式下,事务所具体干两件事:第一是帮客户出“主意”,客户的处理“符合会计准则”,第一责任人没有问题,事务所风险就很低;第二是帮自己开脱,“预谋”辩解理由,出问题与事务所无关,原因是“自己也被骗了”。
这样的运行模式,审计质量难以提高,公众不信任。
继续如此发展,金融错配所在难免。整个社会经济出问题,金融出问题,不亚于巨大灾难。会计不能保障金融系统绝对安全,但是,会计可以让金融出问题。
若假账泛滥,借款人欺诈发行债券,债权不能回收,资金链条断裂;虚假业绩,推动股价泡沫吹大,一旦破裂,则资产严重缩水;金融系统资金链条出问题,所有金融机构及投资者面临钱荒和心慌,收回资金,都在收回资金,没有人敢放出资金;正常经营的企业被抽贷,断贷,经营难以为继,倒闭,失业潮到来。
假账问题,每个人难以独善!最终影响经济发展,也影响你我饭碗!
四、会计师事务所失信原因
1、“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思想作怪。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仅仅是会计师事务所潜意识,也是社会公众的“大众思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已而为之。那“高考代考”你能接受吗?绝大多数人“不能接受”,这就对了,不是说“拿人钱财就一定是替人消灾”,高考代考也是拿人钱财,为何咱们不接受“替人消灾”?
某种程度上,会计师事务所帮助客户掩盖以达到不利“企图”,和高考代考没有本质区别。
社会价值观整体扭曲,扭曲到审计可以帮助客户掩盖,但是咱们的良心还未完全泯灭,起码绝大多数人不接受“高考代考”。
2、事务所业务竞争。
事务所存在竞争,所有事务所都在想,如果我们不迁就客户,别人迁就,就会竞争失利,无法生存下去。
这是一个无奈而又现实的理由。
纵然有上面两个很现实和无奈的理由,也绝对不是咱们事务所迁就他人的合理理由,为什么,回到资金配置转移最根本问题上来,比如蔺老师开一家公司,向各位筹资,或借钱,或邀请各位读者入股,我最基本的道义就是如实告诉各位我公司的财务情况,我不能欺骗你们,你们可以接受我经营失败的风险,绝对不接受我恶意欺骗你们的做法。
所以,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基本道义”就是如实告知,会计师事务所怎么会有理由“为虎作伥”?
五、政策建议
建议官方主管部门牵头,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成立3家左右专业保险公司。
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金融安全的重大审计,由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会计责任保险”,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或直接利益相关方因为会计欺诈而受损失,由保险公司赔偿损失。
投保时,保险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报告帮助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业务承揽决策。如果出现会计师事务所不尽职,由保险公司追究事务所赔偿责任。
成立3家左右专业保险公司有利于竞争,但是竞争不会恶化,公平和效率都能兼顾。
这样设计好处有:
1、财务欺诈有人买单,增信作用大大提升,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从而降低整个社会融资成本,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2、如果一家公司财报,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基本上就等于告诉市场,其财报很难“采信”,倒逼企业履行好基本义务。
3、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保持中立关系,解决独立性问题。并且事务所承揽业务后,审计失败会引发保险公司追究事务所责任,有利于事务所真正提升审计质量,变成“拿保险公司的钱为保险公司消灾”,符合社会一般性认知。
4、保险公司自主经营决策,比如面临重大审计,聘用一家事务所做风险评估,聘用第二家所做实质性程序,聘用第三家所做底稿复核,可以研究多家事务所相互牵制机制以提高审计质量;
5、发挥保险专业优势,重大项目可以“联合承保”分散风险,也可以进行“再保险”转移风险。提升赔偿“刚性兑付”水平,目前偶尔有投资者通过诉讼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索赔,但是基于个别所财力所限,事实上也难以赔偿重大公众利益损失。
6、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获得合理报酬,第一,各专业保险公司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入股,让整个审计行业既能共享收益,也能形成提升审计质量的协调平台;第二、各事务所依据自身审计能力,承揽保险公司招标的审计业务,能实现劳务报酬。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