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老师骗人,干嘛工资不按照复利增长?
一、利息来自帮助别人娶媳妇
一个最有趣的经济现象:钱能生钱,进而发问,财富到底是钱创造出来的还是人创造出来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答利息的本质是什么?钱能生钱,实际上是利息加入本金继续生出利息,生生不息。
森林里面有一只兔子,他劳动所得10根树木。
小松鼠正在谈恋爱,非常想和女朋友结婚,但是苦于没有婚房,如果现在努力去挣钱买树木的话,大概要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小松鼠的婚期要推迟一年。
这时候,小松鼠到兔子家里玩,说出自己的苦恼。兔子说,松鼠弟弟,你别为难,我把我的10根树木借给你,你先建窝结婚吧。
松鼠一听,高兴极了,于是马上向兔子借了10根树木,承若一年之后归还11根树木。兔子也乐于接受,因为他见证了小松鼠的幸福生活。
这里的10根树木是本金,1根树木是利息,利率就是10%。
小松鼠为什么很高兴的愿意多还一根木头,因为他获得了和女朋友提前一年共同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兔子获得一根木头的利息,是因为他给松鼠带来的增量幸福大于一根木头的价值,这是互惠交易。所以利息的本质就是:通过暂时性放弃财富占有(借给别人再还回来),促成别人获得效用(早一年娶媳妇)而得到的回报(额外一根树木)。
二、租金是复利还是单利?
假设你有一栋房,价值100万,租给别人,每年租金5万。如果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那么,每年的租金都是5万,租客为什么不按照复利模式给你支付租金?
因为你给别人提供的效用价格就是5万元一年,所以年年都是5万元。貌似你的100万元财富是单利模式在增值,这大错特错!因为第一年5万元的租金你可以买一辆轿车租给别人,每年租金5000元。轿车的租金5000元可以买一辆摩托车租给别人,每年500元······
如果你觉得麻烦,那你将100万的房屋变成现金,存入银行,每年5%的利息,利息计入本金,生生不息。
所以说,租金是单利,但是财富增长是复利!
三、灵魂拷问:工资为什么不按照复利增长?财富谁创造的?
当然人创造的!
那为什么工资不按照复利增长?反而是钱生钱,貌似财富是钱自己生出来的,不是人创造的?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咱们把自己当做一个行走的固定资产,工资就是咱们的租金,一年5万,5万可以买一辆轿车,再收5000的租金,5000再买一辆摩托车,一年收500的租金,生生不息······
四、如何才能享受到财富增长复利模式?
收入大于消费,就这么简单!
请注意,用来实现复利增长的,肯定是你的工资剩余部分,你已经消费掉的部分,是不可能复利增长的。
上图横轴Y是收入,纵轴C是消费,收入越高,消费并不会同比例增长,因此,储蓄随着收入增长呈现下图:
此图纵轴是储蓄,收入越高,储蓄越高。
因此,想要实现财富复利增长模式,必须让收入大于支出,产生储蓄。如何让收入大于消费,很简单,劳动以增收,勤俭以持家!越有钱,越要这样!
单纯的复利模式效应:
假设一个年轻人25岁,从现在开始,每年储蓄1万元,按照目前低风险理财产品5%左右年化利率计算,计划55岁退休,30年后的价值是66万元。那时候,假设每年5%利息用于消费,本金继续用于理财,那么每年在退休金之外额外消费金额为66×5%=3.3万元,平均每月2750元。
有人肯定担心通货膨胀,认为30年后每月2750元没有实际意义,这不是的,如果通货膨胀了,你这30年理财收益也会水涨船高,不会停留在5%了。
复利模式效应再加上一些努力:假设上述年轻人,在30岁前一边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加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花5年时间在30岁时取得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认证,30岁以后实现年薪20万,每年消费10万元,投入理财10万元,只计划做到50岁退休,并且假设30岁以后年薪没有增长,按照5%的利率计算,他50岁时财富金额是345万,这时候每年利息=345万×5%=17.25万元,也就是说,他可以每年将利息部分用于消费,本金345万一直存在!
这就是努力一点儿的人生,只要保住30岁时的收入状态,利用复利原理,可以过得更加滋润!
当然,这里是简单举例,不同地区情况不同,总之而言,物价高的地方,工资也会高一些的。总之,努力创造,创造出大于消费的价值出来,就是财富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年轻人的问题
网上显示,90后人均负债12万,这是一个很大的包袱。这个负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因为提前消费,消费性负债,一部分是刚性负债,可能是住房按揭贷款。
要想享受复利增长的好处,首先是甩掉消费性负债,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比如那个“花呗”,这名字就很迷惑人,想花就花呗,这个要不得,要把信用卡等等都掐掉,节约,勤奋。
对于住房按揭贷款,周期长,只有靠增加劳动收入,通过收入增加去覆盖按揭贷款,同时将剩余部分用于理财,这样才能享受复利带来的好处!
年轻人没有特别的天赋异禀,不要乱创业,我看见好多人信用卡套现10多万去创业,后面血本无归,反而工资不够银行利息,天天被银行追债。
这个时代不是随便干啥都能挣钱的时代了,暴发户的时代已经过去,知识创富时代,只有知识才能形成竞争壁垒,才能挣钱,回归到勤俭、节约、努力学习提升自我的轨道上,才能步入人生良性通道,时机成熟,再谈创业!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