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注会报考建议
一、对于大多数在职备考的同学而言,计划2-3年通过专业阶段是比较合适的。因此,建议大家每年报考3科左右。每个人工作时间或多或少有些弹性,在开始学习后,执行“报3保2”的策略,如果当年时间宽裕,好好抓3科,如果工作时间比较紧张了,执行死保2科的策略,总体计划保证在2-3年过专业阶段就可以了。
二、对于会计科目没有过的同学,建议先拿下会计。理由有三:1.会计有不少知识有助于其他科目基础铺垫。2.会计内容在注会6科中是最多的,甚至有说“考过会计,专业阶段得一半”的说法。3.考注会,其他科目都过了,唯独没有过会计,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在考注册会计师。
三、很多人都在思考各种报考策略,其实从学习角度而言,没有啥组合策略的。反正都是那些知识,怎么组合都一样。
我从有利于工作角度给大家一些建议。
1、如果是企业会计人员,第一层次考虑“会计+税法”,这两个科目和日常工作结合得很紧密。其次考虑“战略+财管”,这两个科目有利于拓展一般会计人员的管理视野和分析谋略能力,有利于羽化飞仙。
2、如果是事务所参与项目的朋友,建议第一层次考虑“会计+审计”,这两个科目和日常工作结合得很紧密,满足刷底稿做程序的需要。第二层次考虑“战略+税法+经济法”,学了内控这些,有利于增加审计职业敏感性,学了税法和经济法,在实务中与客户讨论具体问题就可以就法律角度思考,侃侃而谈,就不仅仅是会刷底稿了。
3、如果是企业财务管理层,财务总监,首先突破“战略+财管”,因为这群人思考问题第一个就是企业战略理解与执行,同时还要注意风控,布局等。因此,战略与分析是第一位的。
4、如果是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一类,建议将“税法+战略”纳入第一圈层。因为在实务中,面临最大技术问题其实是税法而不是会计,也要领导自己公司发展,思考思考战略问题有必要,另外呢,在和客户交流过程中,善于用战略思维和客户沟通,那是锦上添花。
大家可以结合自己工作具体分析,比如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财务总监,或许财管就不重要,或许一些基层岗位但是偏重于分析的岗位,财管很重要。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