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估计及其引发的两个会计处理技术
说到会计估计,大家容易想到的是对具体数值或具体金额的估计,其实,会计估计不一定都是和数据相关。定性定量都可能涉及到会计估计。
生活案例:二狗媳妇看见远处有个老太太一颠一颠的朝自己家走来,她心里想,这是亲妈还是婆婆妈,如果是亲妈,今天做好吃的,如果是婆婆妈,今晚炒冷饭吃剩菜。
请注意关注二狗媳妇的心理活动,亲妈来了吃好吃的,婆婆妈来了吃剩菜,这个叫“政策”,那到底这是亲妈还是婆婆妈,根据身高,走路步履等判断,这是“估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政策与估计相互交织,比如二狗媳妇,远远观察,估计的结果是“亲妈来了”,于是赶忙准备各种好吃的,这就是政策基于估计为基础而实施。
在会计实务中也是这样。大家都知道工程建造期达到一年,借款利息需要资本化,否则费用化。
2020年6月,二狗在村长家开的钱庄借了20两白银,准备挖几个鱼塘,预计工期13个月。于是在2020年年报中,将当年利息予以资本化了。
在这个案例里面,资本化还是费用化,这是会计政策。张二狗的利息资本化是基于“估计”工期达到一年。这里就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交织在一起,基于估计基础上而选择会计政策的案例。
那如果2021年张二狗的鱼塘完工时,建设期才11个月怎么办,这可不到一年,原来的利息资本化是不是要追溯调整到财务费用?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会计估计,未来适用法,不做追溯调整。
为什么会计估计用未来适用法,因为估计是根据当时时空背景作出最合理判断,事后验证估计有偏差,也不代表原来估计是错误的。
我在课堂上说,有一个小姑娘,问他男友:“你以前谈过女朋友没有?”,她男友回答:“大学期间谈过一个。”然后小姑娘不依不饶,又吵又闹,骂她男友居然还找过别的“狐狸精”。
我问大家:“这小姑娘和男友吵架值得吗?”大家说不值得,不应该吵架,我又问大家,如果你是她男友,你怎么说服这姑娘别闹了?
怎么说服呢,会计估计就给予我们这样的思路:“当时基于当时情况,那个狐狸精是我最好选择,现在的你这个狐狸精当时也没有出现啊,奴家当时并没有任何过错!”
会计估计的未来适用法,引发的两个会计处理技术是:
1.一切从新
比如一项固定资产,开始估计折旧年限是10年,折旧两年后,重新估计折旧年限只有5年了,怎么算估计改变后的折旧金额呢,只需要把估计变更当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视同一项新的固定资产原值,在未来使用年限内折旧就可以了。
2.倒轧
比如某公司,2020年的管理层年终奖根据业绩指标进行计算,有的业绩指标要2021年7月才能揭晓。如果2020年末可以合理估计,假设该公司在2020年估计金额10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1000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万元
到了2021年,实际结算准确金额是1100万元,怎么处理呢?实质就是上年少估计100万怎么办?
倒轧在当期管理费用就可以了。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0万元
管理费用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100万元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