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注会,关键不是教材100万字还是1000万字的事情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考哪里?考察方向?考察深度?
下面的数据是网友统计的:
会计:105万字
税法:92万字
经济法:83万字
财管:74万字
审计:92万字
战略:69.5万字
六科合计:515.5万字
提供以下参考标准
【红楼梦】113.7万字
【水浒传】92.5万字
【三国演义】71.7万字
【西游记】86.6万字
以上四部名著合计:364.5万字
灭绝版注会教材出来之后,有朋友劲直发消息给藺老师,一片绝望之心,直言不想考了,似乎伤心透顶,一心认中注协做婆家,却被婆婆妈霸道气势气的够呛,本来拿点报考费准备给婆婆妈做小小见面礼,现在郁闷的那点报考费也不想施舍。
说真的,考注会,从抓分过关的角度而言,重点不是教材多少字,重点是:
1、考点在哪?
任何一科,将教材知识点做出整理,然后对照真题,常考的常常考,部分隔三叉五的考,有很多知识点从来不考!
如果把偶尔考考和从来不考的去掉,教材瘦身的速度堪比任何减肥药,顿时可以瘦身一半以上!
2、怎么考?
有时候我觉得中注协出题都有模板的!
比如会计第二章,几乎年年一个这样的选择题,就是区分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变更,其他地方他也不考选择题!就考这里,就这样考!!!
3、考察深度?
还要在平时把握其考察深度。考察深度就是学习深度。平时学习就要刻意关注,真题体现出来的考察深度,就是学习要把握的难度!
建议大家,CPA备考,任何一科,任何一个章节,你弄明白上面三个问题:考哪里?考察方向?考察深度?
这才是关键!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