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信心报考,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我总结过一个公式:
理解+做题+记忆=考试过关
我今天想说的是,对于考试,信心是黄金。
记得2015年因为政策调整,当年的“注册税务师”没有组织考试。直到2015年11月底,看到通知,将“注册税务师”改为“税务师”考试,2015年度考试在2016年2月底进行补充考试。
我当时就凭着自我感觉判断:这次税务师考试一是政策调整,二是给出的准备时间很短,肯定会简单!
心里面就觉得简单,有捡便宜的想法,觉得可以很轻松考下一个税务师资格证书。生怕过了这个特殊的简单年份就没有检漏的机会了,于是一狠心,报了税务师5科。
记得我在2015年12月5号收到教材,大概12月中旬收到教辅资料。
我心里明白,哪怕简单也得学啊,于是迅速投入,整个备考时间不到3个月!
我就按照先听课,再看教辅书同时进行记忆,再做题的方式一章一章的往下推进学习。
整过学习过程就是怀着一种盲目的信念:这次考得简单!
时间不多,记得2016年初除夕和春节,我都在全天候备考,因为过了大年15就要考试了,时间比较紧张。
终于到了考试到来,记忆尤深的是考《财务与会计》,140分满分,其中单选题40分,我做完单选看时间,整整耗费52分钟,要知道整个考试时间才2.5小时,单选题耗掉近一个小时!
当时心里气温瞬间骤将冰点以下,心想这次“死得成”!
那种绝望的感觉无以形容。还好当时一个念头升起:只有继续做下去才有希望,否则绝对没有希望了。
于是迅速镇静并专注下来,强行提速,继续做多选题······
考完后,上交流论坛,发现网上一大片问候出题老师的不友好骂声,原来这次考题并不简单。
然后,就慢慢淡定了。
到了4月初公布成绩那天早上,我在睡懒觉,慢悠悠起床,也没有急于查成绩,心想,过与不过反正就那样了,不因为我赶忙查成绩而提高分数。
这时候我媳妇打来电话:“你看见没有,你过了,5课全部通过了······”
我自己亲自登陆查询一看,确实过了。当时最扎心的《财务与会计》,101分。
据说这次全国全科通过只有58人,当年17万人参考,我成了58里面之一,隐隐约约感觉自己好像也行,不是个“学渣”。
这算告一段落。
接下来,注会报名又开始了,我想报考,但是知道注会难度高,内容多,需要花费精力,正犹豫呢,我媳妇说,考吧,你考税务师都那么厉害,考注会也不成问题吧。
于是决定报考注会,心想,注会都学了,为何不报会计师一起呢,就将会计师也报上,要是能顺带捡个中级也不错嘛。
于是继续按照我的学习套路往下学习,心里就想,我也行的,17万人中成为过58里面之一。
加紧学注会课程,对于中级,临考前翻了几天教辅书,几乎裸考。
后来注会6科和中级3科全部过关。
回想2016年,2月份通过税务师5科,9月份通过会计师3科,10月份通过注会6科,最初的起源就是盲目相信“这次考得简单”,所以只加紧学习,没有过多担忧与怀疑,心里没有那么多忧虑,就是这份“信心”让我如愿通过。后来考注会又是因为考税务师带来的“信心”。
所以,信心是黄金。
在后来很多时候,和朋友们交流备考经验,我都说:
人与人之间,智商上没有明显差别。往往是心态,情绪,信念方面差异比较大。
希望亲们认识到这一点,调整好心态,情绪,充满信心,迎接今年的备考。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