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CPA考友扒一扒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如一青涩的少女,若即若离。弃之不舍。爱之不得。

上述计算公式让人眼花缭乱,具有三个层次,从学习认知而言,应该是先整体框架掌握,再去细化研究其中的三个层次。
现在,我们来认知其整体框架构成。为了简化方便,假设某公司没有经营流动负债,因此上述经营营运资本就是流动资产之意。再假设该公司非流动资产只有固定资产,那么上述资本支出就是当期固定资产原值增加。经过如此假设,把公式改造一下:

噢,my ga,搞了半天,将其扑倒,退掉其外衣,实体现金流就是经营净利润减去资产增加数。资产增加站在管理用资产负债表角度,就是净经营资产之意。
接下来找点小业务案例试探下这个青涩少女的反应是否有趣。
案例一
某公司当期只有一笔业务:
借:应收账款 1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当期经营净利润100万,资产增加100万,实体现金流=经营净利润100万-资产增加100万=0,废话,看来用这个案例试不出这个少女有啥特别之处。
案例二
假设某公司现金作为经营资产,当期只有一笔业务:
借:库存现金 1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当期经营净利润100万,资产增加100万,实体现金流=经营净利润100万-资产增加100万=0,我靠,咋回事?明明增加100万现金,居然按公式计算是0!!!
这就是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和会计上现金流量表的不同之处,会计上的现金流量通俗说是现金结余,“流入-流出”叫净流量。而管理用现金流量表是站在投资者角度说的“自由现金流量”,你Y的整了100万放着,但是没有实际提供给股东及债权投资者作为回报,对于投资者,这100万就是纸面财富,你增加为现金与增加为“应收账款”一个实质。
嗯,看来这个青涩美少女兴奋点与会计上的现金流量表不一样!
案例三
假设某公司当期只有一笔业务,将80万成本的产品作价100万分配给股东: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万
贷:库存商品 80万
利润20万,资产减少80万(增加-80万),实体现金流=经营净利润20万-资产增加(-80万)=100万。噢???
上述业务何时见过“现金”?居然实体现金流有100万,这管理用现金流量表,他妈的啥理论?
这就是她的第二个兴奋点,名叫“现金”,实际是“价值”,为投资者提供的价值!按会计上现金流量表,这儿真没现金啥事儿,但是财务管理学的管理用现金流量表,是实体经营与投资者(股权及债权投资者)之间的价值流动,至于你是卖成钱分红还是直接用物资作价分红,在“价值流”角度真的一个样。
二、扒一扒债权及股权现金流量
通过上文,我们扒开实体现金流两大兴奋点:1、为投资者提供的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者有价值交换才有现金流。2、价值流,没有“现金”,未必没有实体现金流。这样的话,实体现金流与金融活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交易,包括债权及股权)现金流必然具有对应关系!
再把上述公式拔出来,观察观察这个青涩美少女。
实体现金流=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经营净利润是实体价值创造,必然归属于股东和债权人。经营净资产增加,就是实体上需要的价值投资,哪里来,必然由股东及债权人提供。
因而,上述简单公式隐藏的秘密就是:实体现金流与金融现金流必然等额对应!
从道理来讲,经营净利润就是为债权人及股东创造的价值,由二者去瓜分(只不过瓜分顺序是先债权人后股东而已)。经营净资产增加,债权人提供必然增加负债金额,股东提供必然增加所有者权益金额,那么将上述公式剖为两部分:
因而,上述简单公式隐藏的秘密就是:实体现金流与金融现金流必然等额对应!
从道理来讲,经营净利润就是为债权人及股东创造的价值,由二者去瓜分(只不过瓜分顺序是先债权人后股东而已)。经营净资产增加,债权人提供必然增加负债金额,股东提供必然增加所有者权益金额,那么将上述公式剖为两部分:

事实上第一部分就是计算债务现金流的公式,第二部分就是计算股权现金流的公式。

奇妙的是,上述三公式,纵看的话其实反映三大管理用财务报表数据关系!

三大报表九数据,化为一图中,和中国传统文化“奇门遁甲”九宫八卦有关系吗?

有兴趣者研究之。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