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务小问题:分析程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实务中的常见问题列举:
问题1:未分地区、分年度对毛利率的差异进行分析,如B公司本年内销毛利率31. 74%、外销毛利率19. 06%,上年内销毛利率 8. 33%、外销毛利率29. 09%;未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问题2:未按月度对本期毛利率的变动进行比较分析,如C公司3月、4月的毛利率分别为 15.45%、16. 15%,9月出现负毛利率,11月、12月的毛利率又上浮为36. 28%、 36.44%;项目组未予关注,未进行相关的分析、检查程序,以确认其合理性。
问题3:
B:销售费用明细表中1月份服务费为-290万元,未见异常情况的审计说明;
C:未计算分析各月销售费用总额或主要项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并与上一年度进行比较,判断变动的合理性。
应对措施:
1、重视分析程序,实际去做分析而非完成底稿中的形式;
2、分析程序不应局限于财务信息,应扩展至非财务信息;不应局限于内部信息,应扩展至外部信息、行业信息、同行信息;
3、分析程序应与现场询问、行业分析等手段相结合;
4、根据分析出的结果考虑审计风险点,并应落实至具体的应对措施;
5、分析程序应与具体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有效衔接。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