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连载|跟我学《新收入准则》(17)
【概念】
合同折扣是指合同中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的单独售价之和高于合同交易价格的金额,企业应当在各单项履约业务之间进行分摊。(“溢价”分摊:对客户而言是取得折扣少花钱,对企业来说是付出代价多销货。合同折扣类似捆绑销售,如牙膏和牙刷分开卖的售价之和就比两者打包卖的售价高。)
【案例】
生产企业甲与贸易公司乙签订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企业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箱、B产品200箱和C产品300箱,合同总价款为900万元,ABC产品分别构成三个单项履约义务。甲企业经常单独出售A、B和C产品,直接观察的单独售价分别为3万元/箱、2万元/箱和1万元/箱。合同约定甲企业需将三种产品全部交付后才能与乙公司进行货款结算,甲企业依次完成A、B、C三种产品的交付。作为甲企业的会计,你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暂不考虑税收因素影响)?
【解析】
三种产品的单独售价合计为1000万元(100×3+200×2+300×1=1000),与合同总价款900万元相差100万元,属于合同折扣,合同折扣需在三种产品对应的三项履约义务之间按照单独售价比例(3:4:3)进行分摊,甲企业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甲企业交付A产品时(B产品和C产品尚未交付):
借:合同资产 2,700,000【9,000,000×3/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700,000
(2)甲企业交付B产品时(C产品尚未交付):
借:合同资产 3,600,000【9,000,000×4/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600,000
(3)甲企业交付C产品时(产品已全部交付,可以结算,但货款均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9,000,000
贷:合同资产 6,300,000
主营业务收入 2,700,000
【9,000,000×3/10或9,000,000-2,700,000-3,600,000】
【启示】
1、折扣是商品(或服务)购销中的利益转让,发生在购销双方之间,是卖方(提供商品或服务方)给买方(接受商品或服务方)的债务减免或价格优惠,通常分为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现金折扣是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减免,在折扣期限内付款时,债务人可以少付部分货款;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如,购货方大量采购时,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优惠。
2、不论是卖方还是买方,给予或者接受折扣都必须明示并如实入账,给予折扣的(卖方)应计入财务费用(现金折扣)冲减营业收入(商业折扣),收受折扣的(买方)应冲减财务费用(现金折扣)或冲减成本费用(商业折扣)。
3、商品(或服务)价款中包含折扣或折扣率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折扣越多或折扣率越高,则商品(或服务)价格越低,合理的折扣,有利于调动买方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卖方扩大销路,增强卖方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