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计的文学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我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期,耳闻目染的我深受影响,也怀揣一颗文学梦,开始笔耕。后来考上大学,在长江之畔就读的是经济管理,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从事的是财务工作,整天与枯燥无味的数字和死板硬套的账表册据打交道。数字和文字的差距太大了,我以为一个乡村少年的文学梦就此破灭了。
既然入了会计门,就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我不断在实践中丰富理论,也用理论指导实践,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98年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但在工作之余,总忘不了自己的文学梦。闲暇时间,也写散文和小说。那时条件简陋,冬天常冻得手提不起笔来,夏天把脚泡在水中,既解凉又防蚊子。辛勤的付出总有回报,偶尔也能在报刊杂志发表,聊以自慰。但这时候的创作和会计是不相关的,分别走的是文字和数字两条道路,没有将会计和文学相结合。虽然2009年荣幸地成为了湖北省作家协会的一员,但总觉得有点遗憾。
我的会计老师许家林先生有次对我说,你既然爱好文学,在会计方面也有特长,为什么不尝试用文学来写会计呢?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从此,我开始了会计文化方面的学习研究与创作。
为了实现会计文学梦,我的案头有了郭道扬先生的《中国会计史稿》和《郭道扬文集》,有了劳秦汉先生的《会计文化学概论》,有了张云博士的《中国会计文化研究》,有了姜韵宜主编的《会计文化》,有了张连起的《数豆者说》、《鸣哨笔记》、《左数字右人文》、《非常起发》、《起而论道——人文会计的遐想》和赵丽生的《中国会计文化》等等。多读、多看、多写,是实现会计文学梦的必然途径,我开始进行了尝试。
2012年财政部举办会计文化征文是一个契机,我分别选取突破口,创作了数字人生系列、三国财务系列、梁山财务系列、历史人文系列和会计随笔系列等文章,用文学的语言描述数字,描述三国财务,描述梁山财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创作的《曹操斩王垕,财务替罪羊》,获得了此次征文的三等奖。原来我这个会计的文学梦还可以这样实现。这更激发了我创作的激情,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又陆续参加了财政部或是会计报举办的多次征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实现自己的会计文学梦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由于有深厚的会计功底又有浓厚的文学兴趣,并能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我的会计文章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充满了意趣,《中国财经报》和《中国会计报》开始登载我的文章,《中国会计报》甚至开始连载我的数字人生系列,《财务与会计》杂志、《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长江大学报》、中华财会网、财务网、会计家园网、东奥会计在线、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网等等杂志报刊及网络媒体分别开始登载或转载我的文章,这更增强了我实现会计文学梦的信心。
同时,我尝试着在我的文学作品里面加入会计元素,小说里面有了会计人物,有了他们在经济领域所发挥的特长,也有了会计人的独特魅力,散文里面也有了会计人的情感。因为有会计的经历,这些文章写来真实感人,也为文章增色不少。我终于领悟到,会计的文学梦,原来也可以这样实现。
2016年,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我创作的《财话“水浒”》一书,该书从大散文的角度看,就是一本散文的合集,但却独辟蹊径,用财务的思维来分析水浒故事。该书获得了第八届王夏子文学奖中的著作类优秀奖。2018年又出版《财话西游》一书,同时《财话三国》与《财话红楼》均已在创作之中。在财话名著系列的创作过程之中,让我这个会计的文学梦得以充分的彰显。
虽然我的会计文学梦已经起航,但是梦的彼岸还很遥远。梦想在远方,我会向着梦想,如飞蛾扑火一样,向着梦想飞翔!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