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话红楼之:探春理财树榜样
探春代凤姐理事时,最大的功绩便是将大观园承包了出去,这一节我在《财话红楼之:承包经营见效益》中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除此以外,探春代凤姐理事期间,还为贾府理财树立了许多榜样。
第六十二回中,宝玉对黛玉说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她(探春)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连黛玉都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从宝玉和黛玉的谈话之中,可以看出贾府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什么这些大家心知肚明的事,连宝玉和黛玉都能看出来的弊端,王熙凤当家时一直不改呢?相反探春来改时,凤姐不仅不反对,又还极力支持呢?探春的改革又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顺利得以实行了呢?
究其因,无非是探春出于公心,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而且以身作则,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首当其冲的便是处理自己亲舅舅去世后的抚恤费问题。王熙凤因病休养,王夫人命李纨、探春管事。刚巧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去世,按常例,贾府要支付抚恤费,但给多少呢?下人吴新登的媳妇汇报时,心中已有主意。若是凤姐前,她便早已献殷勤说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儿拣择施行。如今她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个年青姑娘,所以只说出这一句话来,试她二人有何主见。
探春最初并未发表自己的意见,李纨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探春却并未依此办理。因为李纨那也只是“听见说”,并未查清旧例。所以她一一的询问详情。吴登新家的看糊弄不过去,只得取了旧账来,探春便按旧例赏了二十两。须知这个赵国基,可是她探春的亲舅舅!
探春的亲娘一听只赏了二十两,便来哭闹,说赏少了。探春这时便翻了旧账来给赵姨娘看,又说道:“这是祖宗手里的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一席话说得赵姨娘无话可对。
偏偏凤姐这时候打发平儿来发话了: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
探春正在按规矩办事,不因为是自己的亲舅舅,就网开一面,格外优惠,已经连自己的新娘都得罪了,凤姐这时候又来充好人!
凤姐才是管事的正主,凤姐病好后,李纨、探春还是要还给凤姐的,现在只是临时代管些时日。按常理,正好就凤姐的话,借驴下坡,没有必要去认真行事,得罪人。
探春却顶住压力,“你主子真个倒巧,叫我开了例,她做好人,拿着太太不心疼的钱,乐的做人情。你告诉她,我不敢混添减,混出主意。她要施恩,等她好了出来,爱怎么添了去。”
探春这个临时管家,从处理亲舅舅丧葬抚恤费的事开始,认真行使起了管家的职责。连宝玉都说:蠲了几件重复花费的事。
探春问道:“环爷和兰哥儿家学里这一年的银子,是做哪一项用的?”
那媳妇便回道:“一年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位有八两银子的使用。”
探春道:“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屋领了月钱的。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是老太太屋里袭人领二两,兰哥儿的是大奶奶屋里领。怎么学里每人又多这八两?原来上学去的是为这八两银子!从今儿起,把这一项蠲了。平儿,回去告诉你奶奶,我的话,把这一条务必免了。”
从上可以看出,探春蠲的,都是实在处。就连平儿都笑道:“早就该免。旧年奶奶原说要免的,因年下忙,就忘了。”
探春的原则是有规必依,比如贾府厨房的规矩。柳嫂儿有次和莲儿争论,也说了一件事: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现打发姐儿送五百钱来给我。我倒笑了,说:“二位姑娘就是大肚子弥勒佛,也吃不了五百钱的去。这三二十个钱的事,还预备的起。”赶着我送回钱去,到底不收,说赏打酒吃,又说“如今厨房在里头,保不住屋里的人不去叨登,一盐一酱,那不是钱买的。你不给又不好,给了你又没的赔。你拿着这个钱,全当还了他们素日叨登的东西窝儿。”
探春以身作则树榜样。平儿过生日那天刚巧也是宝玉的生日,外厨已经安排了。探春却又吩咐柳嫂儿内厨房中快收拾两桌酒席。柳家的不知何意,因说外厨房都预备了。探春笑道:“你原来不知道,今儿是平姑娘华诞。外头预备的是上头了,这如今我们私下又凑了分子,单为平姑娘预备两桌请她。你只管拣新巧的菜蔬预备了来,开了账和我那里领钱。”
王熙凤听平儿讲述探春处理家务的决断,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能得到凤姐夸赞的人,已不简单,何况这是凤姐的肺腑之言。又跟平儿讲:“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
王熙凤的这番评论,并未触及到探春的实质。“知书识字”确实是探春的优势,但这和管理家计沾不上太大的边;没有一个好出生,便没有一个更好的地位,说的是实情,让探春有点屈才,但也没有说出探春的才干;只有“事事明白”说到了点子上。
探春的“事事明白”,便是出于公心,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有规必依,以身作则。她代凤姐理事期间,为贾府理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