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话水浒》(自序)
《水浒》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但从《水浒》中写出财务、会计与经济,彻底颠覆人们以往读《水浒》的思维惯例,创新性地开拓读者的视野与角度,引领读者在故事中自觉不自觉地转换思维方式,将其与当今社会与经济联系起来,是我创作此书的目的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文章在起承转合之间,力求巧妙自然,摆脱枯燥的财务、会计与经济说教,达到既看《水浒》故事,又思考财务、会计与经济人生之目的。书中一共有五个系列,下面一一介绍。
第一章:武松的会计江湖。本章演绎出武松出道前所处的会计江湖之现状。武松刚开始对会计江湖现状的敬畏,后来历经劫难,终于醒悟,想要改变这一黑暗的会计环境现状,但最终迫于无奈而放弃。其间穿插了审计、会计以及会计环境等经济内容,甚至和当今的反腐进行了紧密的联系,起伏跌宕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
第二章:鲁智深的会计江湖。本章演绎了鲁智深的财务经济人生,写出了诸多新奇与经典:拳打镇关西中虚钱实契典身账、店小二的代收账,分析丝丝入缕,让人一目了然,特别是三拳打出了北宋经济的诸多行业,从故事中的小细节,描绘出了北宋的大经济,大环境;行走江湖路中销金帐里灯油账,亦庄亦谐,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出家五台山与挂单相国寺中的寺庙会计与寺院经济,让读者在看鲁智深故事的同时,领略了北宋时期的寺庙会计与寺院经济;鲁智深最后的圆寂,名义是一种超脱,实际是一种看破红尘后不得已的逃避。
第三章:李逵的会计江湖。本章主要是从经济方面,分析出表面上打打杀杀是个鲁莽之人的李逵,内里却将人情世故看得比谁都清楚。戴宗对李逵的评价是很中肯的:“李逵虽是愚蠢,不省理法,也有些小好处:第一,鲠直,分毫不肯苟取于人;第二,不会阿谀于人,虽死,其忠不改;第三,并无淫欲邪心,贪财背义,敢勇当先。”其实就是这样的些小好处,当今世上却有许多人做不到这些。
第四章:梁山集团的内控江湖。本章将水泊梁山看成一家集团公司,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梁山的内部控制,选取新颖的角度,进行透彻的阐述,条分缕析,说的是梁山内控,其实无一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发人深省,令人感悟。
第五章:梁山会计散记。本章涉及财务、会计与经济特点的人和事,每篇都能读出新故事,感悟新观点,引导新思索,以《水浒》故事及人物为经,以财经文化、经济理论为纬,贯穿着理性的思索,让人领略到了水泊梁山的别样风情。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我要感谢《财会信报》和该报的汪洪田总编以及郝新华老师。2014年我和汪洪田老师共同在浙江绍兴会稽山参加了会计家园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会计文化节活动,并在会议期间认识,我将书稿中的“武松的会计江湖”交给汪总编后,汪总编很感兴趣,随后郝老师联系,在《财会信报》开始连载。这一系列连载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会计网络媒体也竞相进行了转载。随后,《财会信报》又开始连载“鲁智深的会计江湖”。这为《财话〈水浒〉》一书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也要感谢《中国会计报》和该报的赵慧老师。《中国会计报》在2015年推出我的会计文化系列文章“水煮三国会计”后,又推出了“李逵的会计江湖”系列,这一连载内容当然也纳入到了《财话水浒》之中。《中国会计报》的连载与推荐,也为《财话水浒》的面世奠定了读者基础。
最后,我要感谢立信会计出版社和该社的方士华、孙勇老师。当下电子阅读日新月异,纸质书籍日渐式微;财务会计类书籍中,重理论与实务,文化趣味类读物市场前景并不明朗。但立信人的人文会计情怀和传播会计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财话“水浒”》,使本书得见天颜,顺利地与读者见面。这无疑体现了立信出版人的勇气与担当,我相信读者朋友们绝不会让他们失望。
是为序。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