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知名财税大佬之年轻时代之营改增的江湖
昨天与今天连续听了叶永青与雷庭关于合伙税制与企业所得税重组问题的录音计8小时,知识点听到多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听到了N次“说实话,不清楚”。“说实话,麻烦的很。”足够了,说实话,这就是税法,准确的说,谁也说不明白。越研究越不明白,不研究还感觉水平挺不错的。
我非常认同永青的一句话,不怕税务研究技术,最怕税务不研究技术。所有的税务技术性官僚,当然也包括企业界的所有技术派,都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学习,爱技术胜过老婆孩子。只要是技术型官僚当政策不清楚时,他就会纠结了,什么税法原理啊,形式还是实质啊,整体判断还是局部判断啊,等等。因为他知道得多,所以更容易交流,其实人与人的沟通只要是在一个维度上,就简单容易多了。最怕的是一人不爱学习的税务少妇或者离退休不远的没什么人生追求的老男税务,据我的观察,少妇与老男人是最不爱学习的团体集合。遇到一个不爱学习的税务就是所有技术人的悲哀,面对简单粗暴而且自信的执法作风,你除了想买块豆腐自己撞死,就是恨自己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无用书。
人的一生是非常有限的,而书籍是无限的,把有限的人生除以书籍必将无限趋近于0。这就是我们所有技术人面临的终极的人生悲剧,在有限的生命里,面对无尽的专业知识,无助与无奈应该是正常人的正常感受。有时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能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全部的知识。
昨天秦权大哥打我电话,建议我读读BEPS,我知道他们有几个在读,比如段从军、秦权大哥,国庆似乎也在读。一个一个装着很爱学习的样子,南大的毕业生都知道我们的著名人力资源教授刘洪的著名观点,学什么不重要,学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起来在学习。我问权哥,这玩艺读完,要多长时间?权哥说,二个月。我倒吸一口冷气。读完它,我美好的青年生活就又消耗两个月,将进入中年。我原来一直认为自己挺爱学习的,但是最近身边的人不正常的比例越来越高,陈颖、刘菊芬经常11点半还有微信中讨论问题,我听着短信咚咚的响,睡的很不踏实。感觉睡觉就是没有理想表现。更关键的是,这是两个女人,谁说女人的事业心比男人差呢。我是自叹不如。北方我的去的少,最近跟北方人接触,才发现在北方事务所所长居然多数是女人,女将当政,不但研究技术,还做生意,还喝酒,主动喝酒,酒量还很大。惭愧惭愧,以后建议儿子们到河北找媳妇。河北女人真是里外一把手啊。
离开了地产税收的小山头到外面走走,遇到了德勤五老,这次运气不错,五老对我耳提面命的指导一番。德勤五老都比我大,让我深深感觉什么叫做资深专家,原来以为自己非常资深了,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自此对四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离开了地产税收的小山头到外面走走,遇到了魏斌大哥,魏大哥牛了,魏大哥是目前我遇到的对税收法理研究最深入的人,类似于北乔峰式人物,一招一式虽然平淡却威力惊人。明显感觉到简单的思考后面税务逻辑的支撑。是为超一流高手。当然了和魏大哥主要的交流还是如何养生。
离开了地产税收的小山头到外面走走,还遇到了吴晓红博士,遇到了蔡嘉、汪星、义合等80后,一群同样努力同样执着的人,就象七年前的我们70后那批人一样。唯一的区别是,70后已经有了家庭的负担,家庭渐渐成了生活的重心,投入技术的时间比重在下降。所以80后替代70后不是因为70后老了,而是因为70后不能再象过去十年那样的投入。继续的投入,70后的人生就是苦B的人生,没有乐趣的人生。这是自然规律,70后也是这么替代60后的。当然还有一些70后还在象过去10年一样的努力,保持初恋之心。
权哥说,读读6本几十斤重的BEPS,知识体系就会完整,这样才会实现从线到面的转变。但是权哥忘记了,这仅是税收的从线到面,我们还需要从法律、会计、融资等许多领域从线到面,我们有限的生命还够不够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
路遥第一次获奖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是尾随着创作队伍得了奖。意思是,尾随别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路遥以心力完成了平凡的世界,是为不朽。我要说的是,我愿意尾随着兄弟们去领个奖,平凡的世界由你们去完成吧。我已经付出了18年,我想过正常一点的生活。等你们完成了平凡的世界,我就写一部书,名叫当年某某是如何完成平凡的世界的。这个某某你们自己填空。
交友不慎,遇到一群技术疯子,尾随也是需要体力的,当我把6本几十斤重的BEPS作为下一阶段的阅读任务,我的快乐度差了许多,所以有BEPS读书笔记的可以先发我,我读个简版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