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知名财税大佬的年轻时代之最著名的张伟
张伟哥哥应该是75年的,我怀着非常复杂的情绪来写张伟。记得有一段话,说人生中的朋友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最好的朋友,有时看着好朋友慢慢远去,虽然心酸却很无奈。
实际上十五年前,我与张伟的熟悉,就象现在我跟赵国庆的熟悉,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但是张伟出名出得太快了,在我们都是小虾米的时候,他就出名了,而且出大名了,所以时间对于他来说太重要了,他太忙了,忙到有时打五个电话进去,他还在占线。当我还在做财务经理的时候,张伟就被税务总局借用,由此大火,进入商业化运作。
张伟是高金平之后,在培训行业最成功的税务培训师,没有之一。张伟也是培训最有激情的税务讲师,另外一个是李利威。的确非常的抓人,深入而浅出,很能寓教于乐,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就过去了,这是一种天赋,说故事有许多种方法,但是张伟是通过多角度多视角来说一个问题,因而能把一个事情说透。最没激情的讲师,可能是高允斌,连语调都不会变化。在这中间,是我们这些人。如果非要类比,我感觉张伟的讲课象二人转,而我跟赵国庆可能是评书类,还有一些人是念书。
张伟成了大师,于是我经常遇到一种尴尬,在我没有树立自己品牌的几年里,与人交流过程中,常有人说,张伟老师说......。其实我知道,他曲解了张伟的意思,每一个讲课都是有语境的,如果你不能深刻体会,你会曲解。没办法,我只好说,我跟张伟大师认识于恐龙时代,那时我们都是虾米。于是我又被人冠以攀高枝之嫌。我是一个个性比较强的人,有时甚至为了避免被人说攀高枝而故意不再主动联系。
但是张伟 一直也在转型,有时会出现张伟工作室的文档,我都会看看,说真的,一般的税务东西不收费的我已经不看了。张大师的风格一直没有变,从法理的角度更宽容的看待税法,虽然他是一个稽查。这是我最赞赏张伟的地方,虽然多年没有电话了,但是在我心中,一直记得年轻的时候,一起走过的日子。那时我们简单与纯粹到不用说话,都可以理解对方。作为一个技术人,理解对方的技术,这是深入骨髓的。
现在的税收已经到了团队作业的时代,而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要求提供更专业更傻瓜化的服务。因而团队作业与实战已经不可避免。在这个经济寒冬,许多培训公司要玩完了,培训业是不是要迎来另一个张伟?
就象赵大拿缺少企业实战经验正在恶补一样,张大师也在努力的适应这个行业。兄弟们的努力,即使不说话,也看得明白。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