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起接受"央广财经评论"采访谈"下好降成本这盘棋"
(2016年1月19日)再过一个小时国家统计局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5年中国经济年报就要揭晓,中国经济将要交出怎样的成绩单引人瞩目,虽然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实体经济困难压力不减,通缩风险有所增大,但这些困难都挡不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经济之声: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不仅要公布2015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GDP数据以及投资、外贸、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等多方面数据。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您对于2015年的经济形势是怎么样的判断?
张连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能否给企业或市场带来足够的信心,大家最关注的就是GDP。GDP增速本身会受到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不均衡以及国内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但正如预期所料,大体上能实现年初7%左右的预定目标。我预计今年全年实际GDP约为6.9%。与GDP指标相比,其他指标喜忧参半。
比如,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就业在前三个季度已经完成了一千万的指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8%左右,其他诸如投资、外贸等指标仍处于低迷状态,尤其是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给2016年的经济带来重大挑战。
经济之声:中国经济转型的成果,哪些数据具有对转型成果的描述意义?
张连起:从结构上看,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率以及以服务业为第一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表现良好。然而我们还应该将关注点移向企业,企业盈利下滑、杠杆率高企、信用违约的风险增加等问题都值得关注。就像下棋一样,属于先手棋。所以更值得关注的是指标是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由于很多产业的亏损面达到70%左右,所以降低成本是解决我国“未富先高”现象的切入点。如若不保持并延长企业的成本优势,可能就会使其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经济之声: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警戒值是多少?
张连起:我对企业降成本问题非常关注,现在制度性的教育成本较高、企业税费负担重、用工成本高、社保缴费高、融资成本高、物流成本高,所以现在到了出“组合拳”的时候。如果企业成本不下降,其他无从谈起,所以这个问题成为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历史关口。企业不盈利,经济无动力,降低企业成本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经济之声:工业增加值和投资二者如何权衡?
张连起:目前来看,投资这方面我并不担心。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来看,投资会逐渐回暖,所以如何降成本主要看工业增加值。
经济之声:“三去一降一补”的措施对保持经济继续向好有怎样的意义?
张连起:这五大政策支柱可谓是点穴之举,一针见血。比如“去产能”问题,如果产能问题解决不了便会挤占社会资源,挤占新兴资源,挤占宝贵的信贷资源等等,会拖累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围绕成本方面,现在成本“未富先高”和我们现在发展阶段是不相称的。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