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明月》中秋账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千里万里,还是岁月变迁沧海桑田,让我们一起在美好的会计家园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中秋不是有了吗?何必再去问青天。对于会计来说,这种明知故问的问题,我们是给他看总账,还是看明细账,还是看凭证呢?当然都可以,都可以证明其真实、准确,因为已经有了明确的记录。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要看天上宫阙采用的是何处历法,如是会计,其会计期间采用何处方式计算。对不是天上会计的人员来说,很难回答。因为天上和人间的会计制度还没有统一,而且即使是人间,每个国家的会计制度也不尽相同,何况天人之别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前半句可不能算会计假设,只能当做会计估计。后半句进行了会计比较,还是人间实在,要生活中现实生活之中,不能生活在天上的虚无之中,否则即使起舞,弄的也只能是清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在自问自答,进行会计估计、设想、比较后,于无眠之中,会计进行了思考。明月呀,你不该在分别的时候圆啊。可这是明月能说了算的吗?她如现金流量一样,有流入也有流出,你不能光要求流入,不允许她流出啊。有时候流出是为了更好更多的流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一想,会计不得不感慨,此事古难全,一如企业有盈有亏,月亮有圆有缺一样。这是不能强求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如此,那会计只能进行美好的祝愿了,但愿会计能够永远地陪伴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管千里万里,还是岁月变迁沧海桑田,让我们一起在美好的会计家园里共婵娟吧。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