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典范
孙权承父兄基业,在魏蜀吴三个集团公司中,能够长期占据江东,与魏蜀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和他擅长公司治理结构有莫大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吴公司的三个重要时期来看孙权的公司治理结构。
孙权在最初继承父兄基业时,是不擅长公司治理结构的,他和曹操一样集董事长和总经理于一身,没有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以屡涉险地,冒着枪林箭雨,亲自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不说九死一生,也是历经数次凶险,大难不死。后听谋士之言,方才大悟,开始了公司结构的治理,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孙权第一次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吴蜀联营公司在赤壁与曹魏公司大战之时,封周瑜为大都督。《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瑜曰:“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再言降曹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瑜受了剑,对众言曰:“吾奉主公之命,率众破曹。诸将官吏来日俱于江畔行营听令。如迟误者,依七禁令五十四斩施行。”可以看出,董事长孙权对总经理周瑜是充分授权了的。在既定的宏观方针破曹之下,董事长孙权不干涉总经理周瑜的具体事务,只要总经理周瑜所统领的经营层按董事会的既定方针施行就行。但此次授权略有暇疵,副总经理程普是董事长孙权父亲孙坚的旧部,功勋卓著,是孙权从父兄手上结转下来的余额,容易挑战总经理的权威。好在总经理周瑜治军严谨,以才德让副总经理程普佩服,很快形成了经营层和谐团结的局面,为赢得赤壁之战奠定了基础。
孙权第二次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关云长与曹军在襄阳激战孙权令吕蒙偷袭荆州之时。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中,孙权召吕蒙商议曰:“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便可设计袭取荆州。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何如?”孙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蒙曰:“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权大悟,遂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在此次授权的过程之中,孙权刚开始又犯了和第一次一样的错误,想让自己的兄弟孙皎出任副总经理,幸好吕蒙以前事周瑜和程普的关系点醒孙权,董事长孙权这才充分授权给总经理吕蒙,去了对总经理吕蒙的束缚,让昔日的吴下阿蒙得以施展才华一战成名,夺取了荆州。
孙权第三次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二弟关云长起大兵七十万兴兵伐吴之时。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中,孙权召陆逊商讨对策,权曰:“今蜀兵临境,孤特命卿总督兵马,以破刘备。”逊曰:“江东文武,皆大王故旧之臣;臣年幼无才,安能制之?”权曰:“阚德润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今拜卿为大都督,卿勿推辞。”逊曰:“倘文武不服,何如?”权取所佩剑与之曰:“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逊曰:“荷蒙重托,敢不拜命;但乞大王于来日会聚众官,然后赐臣。”阚泽曰:“古之命将,必筑坛会众,赐白旄黄钺,印绶兵符,然后威行令肃。今大王宜遵此礼,择日筑坛,拜伯言为大都督,假节钺,则众人自无不服矣。”权从之,命人连夜筑坛完备,大会百官,请陆逊登台,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吴王嘱之曰:“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此次授权,董事长孙权充分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采取了比前两次更为隆重的仪式,筑坛拜将,大会百官,充分授权,阃以内,即城郭以内的事由我董事长管,城郭以外的事全部由你总经理管。正是由于孙权的充分授权,陆逊才得以充分施展他的才华,在夷陵之战中,东吴以弱势兵力战胜蜀国董事长刘备亲率的强大蜀兵。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迅猛,诸多企业由小到大,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之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只是迟早的事情。如何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管理,吴国董事长孙权对于三任总经理的三次充分授权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