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第三十 牧羊人喻
牧羊人喻
过去有一个人,非常擅长放羊。
他的羊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富有,但这个人非常非常的吝啬小气,不肯把钱拿出来给别人用。
当时,还有一个人,特别善于骗人。这个骗子看到放羊的那么有钱,便设下巧计来骗他。
找到个机会,这个骗子作为亲友去和牧羊人一起撸串哈啤酒,喝到最后,跟牧羊人说,亲爱的,咱们现在这么的亲密友爱,应当像一个人一样,不分彼此。隔壁村村南头有个大闺女,长得非常漂亮,我可以去为你说媒,让她做你的妻子。
牧羊人听了,非常欢喜,拿出来很多羊或财富,给这个骗子,让他去操办这件事。
过了不久,这个骗子回复牧羊人说,你媳妇今天给你生了一个儿子。牧羊人还没见过这个大闺女,但听说她为自己生了儿子,心里面老大的欢喜,又拿出很多很多羊或财富感谢这个骗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骗子又来和牧羊人说,你儿子出生了,但是今天不小心又死了。牧羊人听到这话,非常伤心,大声啼哭,久久不能平静。
佛说,世上的人,也是这个样子。想要以广泛听取佛法教义为修习之道,却为了名利,吝惜自己的教法,不肯为他人教化宣讲。被虚幻的幸福感所欺骗迷惑,妄想得到世间的快乐,譬如,他们得到一个虚幻的妻子和儿子,便心生欢喜;失去这个虚幻的儿子,便大生哀恸,就像那个牧羊人,一样一样的。
原文
昔有一人,巧于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悭贪,不肯外用。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见于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其人后复而语之言:“汝儿生已,今已死矣!”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欷不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既修多闻,为其名利,秘惜其法,不肯为人教化演说,为此漏身之所诳惑,妄期世乐。如己妻息,为其所欺,丧失善法,后失身命并及财物,便大悲泣,生其忧苦。如彼牧羊之人,亦复如是。
阅读理解
财务管理理论中有一个“一鸟在手”的理论,抓在手里的总比虚无缥缈的来得实在。好比牧羊人用实实在在的羊,去换取没见过面的媳妇和虚无缥缈的儿子,这是不可取的。
而税务管理,管理的是纳税义务的触发时间和触发方式,往往是通过现实的操作,去影响未来的结果。
如何避免去追逐虚无缥缈的事情,而踏踏实实的实现通过现实操作去影响未来结果,这是一对矛盾,也是税务管理实践中确实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