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两则 为妇贸鼻喻、贫人烧粗褐衣喻
为妇贸鼻喻
过去有一个人,他的妻子长得相貌端正,只是鼻子难看。
某次,这个人外出,看见一个妇人长得面貌端正,她的鼻子也非常好看,便想道:“我现在若把她的鼻子买下来,安在我妻子的脸上,岂不很好?”
于是便割下那个妇人的鼻子,拿回家,急忙唤自己的妻子道:“你快出来,我给你换个好看的鼻子。”他的妻子出来,这人便割了她的鼻子,立刻把那个妇人的鼻子安在妻子的脸上。可是既安不上去,原来的鼻子也割掉了,白白让自己的妻子受了极大的痛苦。
世上的愚人,也是如此。听说年高有德的沙门、婆罗门因有很高的名望和德行,而受到世人的恭敬,获得丰厚的供养,便心想:“我现在和他们并没有不同。”于是虚假地自称有德,这样不仅没有得到供养,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德行。正像割他人的鼻子一样,白白地造成损伤。世上的愚人,也正和这一样。
原文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有鼻丑。其人外出,见他妇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著妇面上。既不相著,复失其鼻,唐使其妇受大苦痛。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闻他宿旧沙门、婆罗门有大名德,而为世人之所恭敬,得大利养,便作是念言:“我今与彼便为不异。”虚自假称,妄言有德,既失其利,复伤其行。如截他鼻,徒自伤损。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贫人烧麻褐衣喻
过去有一个人,贫穷困乏,为别人干活谋生。
他得到了一件粗麻布衣,于是把它穿在身上。有人看见了,对他说:“你这种高级贵族,是贵人的后代,怎么能穿这种粗麻布衣呢?我现在教你一个方法,可以让你得到一件宝衣。你按我说的做,绝对不会骗你。”穷人听了很欢喜,恭敬地听着那人的指示。那人便在面前生起一堆火,对穷人说:“现在脱下你的粗麻布衣,扔到火中,在烧掉衣服的地方,你就能得到上好的宝衣。”穷人便脱了衣服扔进火中。烧尽之后,在火烬里寻找宝衣,却一无所获。
世界上的人,也是如此。过去累积好几辈子的修行和功德善法,才在今生修成了人形,本当增进功德,努力修持,却被外道邪恶妖女所惑:“你现在应该听信我的话,修习各种苦行,跳下山岩,投身火中,舍弃人身,这样当往生梵天,长久享受快乐。”人们听信这话,舍弃自己的身体性命。身死后却堕入地狱,备受各种苦难,既失去了人身,又一无所获,如同那个穷人一样。
原文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有人见之,而语之言:“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著此粗弊衣褐?我今教汝,当使汝得上妙衣服。当随我语,终不欺汝。”贫人欢喜,敬从其言。其人即便在前然火,语贫人言:“今可脱汝粗褐衣,著于火中,于此烧处,当使汝得上妙钦服。”贫人即便脱著火中。既烧之后,于此火处求觅钦服,都无所得。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过去身修诸善法,得此人身,应当保护,进德修业,乃为外道邪恶妖女之所欺诳:“汝今当信我语,修诸苦行,投岩赴火,舍是身已,当生梵天,长受快乐。”便用其语,即舍身命。身死之后,堕于地狱,备受诸苦。既失人身,空无所获,如彼贫人,亦复如是。
阅读理解
商业模式重构,是改变业务税务定性、进行税务筹划的常用手段;但是商业模式重构的边界在哪里?或者业务模式重构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又有哪些限制?
有人听说特殊重组可以免交企业所得税(其实只是递延纳税),便挖空心思也要在自己的集团里面重组一把,然后削足适履,拼命把自己的业务模式模仿成特殊重组的样子,拼命体会一下新业务的刺激。结果,什么都没得到,反被外部咨询机构赚了咨询费。
也有人听说个体户可以核定,便注册一堆个体户,和集团发生业务,达到分散利润的目的,一个成熟的业务模式,偶然与个体发生业务,这个很正常;你妥妥的一个大集团,每天拼了命的塞一些个体户的发票,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
还有个朋友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卖汽车的,做的不错,忽然发现身边的朋友开矿的、搞房地产的大都玩起了银行——自己融资方便,顿感自己很没面子;于是限令自己的总监,必须给我搞一个银行玩玩。因为自己是终端销售,并不缺现金流,结果银行只有一个客户就是自己的4S店。
某大的多元化中,除开借助这些名目、概念洗钱之外,究竟这些多元化与其主业有何关联?与其原有商业模式有哪些融合?新旧商业模式实现收益的方式又有哪些增补或提高?
所以,商业模式重构,界限到底在哪里?恐怕能否与现有业务融合才是关键吧。
老板,你这种血统纯正的人,是工人阶级的后代,自己挣得血汗钱怎么能交这么多税呢?我现在教你一个方法,可以让你立即减轻税负。你按我说的做,绝对不会骗你。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