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的审计十年(36)如何通过审计升华自己的事业
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开事务所啊
我说我为什么要开事务所
在星球里,我之前简单的讲过我的一些业务模式
其实很多人,尤其是审计人,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之后,都很想做出一些自己的事业,但是大部分的审计人,一说到自己做事业,就是我要开事务所啊,要当事务所的合伙人啊,要开个咨询公司啊,甚至做兼职的CFO
首先,思维面太窄,基于审计其实可以有很多很多赛道可以玩
其次,就算你想开事务所,你要验证什么呢,很多人其实都没有想清楚
这些年,很多人找过我想一起开个事务所,我都拒绝了,原因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想清楚,他就觉得他是个CPA,在事务所工作了一些年,或者有一些业务渠道,就想开事务所。
我觉得,这个所即使能开起来,也太流于表面了
就算是开事务所,我们要做的业务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仅仅只看业务的表面,就像我们现在看很多事务所一样,表面的数据,表面的评价。
而是我们要有关键条件,围绕我们的这些条件来推进我们的业务
这个假设,就是模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一个业务模式的成立和运营,就必须满足它成立和运营必须依赖的所有关键条件。
如果这些关键条件都想不清楚,所有的所谓的这些事业就都无从谈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目的就是验证你的判断和业务模式是否能成立,能跑通
如果你的假设的关键条件全部验证跑通了,业务基本就可以跑起来了
如果有一条验证跑不过去,那么这个业务就走不下去,就必须转型,甚至放弃了
就像看风险评估一样,首先我们得找到最关键的那一条,也就是所有的假设条件中,我们认为风险最高的那一条。
比如说事务所
我身边很多朋友开事务所了,现在的事务所大家也都知道,客户是抢来的,除非你有很强硬的关系和渠道
很多朋友都做了这样的假设,刚开始的时候,把价格做优惠,把价格做低,甚至赠送很多增值的服务,其实成本无形间就增高了,但是他们觉得,如果客户体验好,购买了他们的服务,之后哪怕再涨价,客户也不会丢
其实在这种假设下,跟审计质量没关系,跟客户增长没关系,跟客户喜不喜欢你也没关系,这种假设之下,只跟用户愿不愿意付费有关系
大家想一想,最终结果如何
有朋友说,五个人开了这个事务所,一年的收入就一百多万
更有很多最终的结局,唯有阵亡
事实证明,你想蓐羊毛,客户也想蓐羊毛,一条关键条件过不去,不成立,业务就走不下去。
之前还有朋友找我,想做一个线上的事务所平台,也就是一方发布业务需求,一方承接业务。
首先,有很多做的不错的这种咨询公司,比如北京的易后台和深圳的橙蟹,都是我极度推崇和合作的伙伴。
很多人甚至还没有听说过这种模式,也许依然会很惊奇,但是我们已经一起玩了五六年了。
但是这个idea和创业值钱吗,并不值钱,因为五六年前,仅仅是拥有此想法,并且找我合作做个事情的,就有很多很多人。
包括目前,我看到也有很多事务所出来的朋友,利用公众号或者自己的一些信息渠道,想做这类事情
真正挣钱的东西,永远不是想法和创意,而是背后的关键条件
那么这种平台有哪些关键条件呢
首先,客户愿意在网上寻找一些优质的服务商,或者专家,来为他们提供咨询和服务
其次,有很多优质的专家和老师愿意在业余时间,或者在本职工作内来寻求更多的业务,来发挥自己的价值
第三,通过网络达成的体验更好,比如如果找事务所,没有一个好的事务所平台,很多企业也不想要事务所的所谓服务,因为事务所毕竟以审计为主要业务,人员参差不齐,也没有企业经验。而通过平台,可以匹配到适合自己的专家。
第四,费用相对低廉,并且有一定的标准
后边有时间,我跟大家具体拆解是如何做的,最基本的这四个条件,你是如何满足和跑通的,简单的说就是客户渠道,专家渠道,平台建设,费用标准
很多朋友想创业,想转型,每次聚会,当我提到说,你的关键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验证的,很多朋友会一脸茫然
就像聊起审计项目,我问你这个项目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怎么应对的一样,他们茫然到一脸懵逼,讲起来拖拖拉拉,而且没什么重点
但是也有些朋友就很清楚,我这个项目的关键的风险是什么什么,我应该如何应对,做哪些程序,做哪些验证。其实这就是抓住了逻辑
不管是我们在做审计项目也好,还是自己的事业,工作,创业等等,你得能抓住底层逻辑,才能清晰。
怎么能抓住逻辑,就是我说的,把最关键的条件找出来,最重要的风险找出来,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做事情,带着明确的目标去找答案。
如果你的条件和风险判断的准确,那么就意义重大了,你几乎就成功了一半
永远不要把你逛街的风情用在工作上,用在事业上,走走逛逛,也不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慢慢的去练,我也做瞎过很多很多,它没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据你做的不同的事情,不同的阶段,慢慢的去细化,动态中进行调整
但是一定一定要做
就像做审计一样,你识别出重大风险,和不识别风险直接上项目干底稿,区别大吗
区别非常非常大
至于说,我识别出的最大的风险,可能不太对,其实这个影响倒是没这么大也就是说,识别与不识别,区别非常大。识别的准确不准确,区别其实没这么大
因为哪怕你识别的不够准确,不够清晰,但是你带着问题去做事情,带着问题去推进,那么你对这个风险的验证和判断的思考效率已经远远的高于你把所有的底稿做一遍了。
创业,做事业,做工作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