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项目经理学什么
我记得我做项目经理的时候,只要我不下班,小朋友们就不下班,看见我之后,远远的就躲开,审计不会做,不仅不来问,还建个小群,可能也在吐槽我。
一个项目组七个人,她们六个建了一个小群,每天呱呱的不知道在说什么。我建了一个七人的项目群,每天布置工作,都没人愿意理我。
当上项目经理之后啊,被小朋友们孤立的感觉其实并不好,其实我很想跟她们一起吐槽我。
项目经理难道就只能远观不可近聊吗?
其实,作为项目组的成员,你必须与项目经理做充分的沟通
在我们学审计的时候就知道,审计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团队,团队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团队的沟通
如果一个团队没有沟通,那么这个项目组必然他的能力是要打折扣的
同样的,作为自己来说,如果你不善于去请教问题的话,不善于沟通的话,那么你的成长和进步一定也会走很多的弯路
因为所有的审计都是靠项目经验,一个一个积累起来的,项目经验除了自己亲自做项目总结,自己亲自琢磨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要会汲取别人的经验。
一个审计项目组,就像以前我们在部队时候的一个班组一个班是一个战斗单元,这个战斗单元里面有炮手,有瞄准手,有炮长等等,每个人的作用和工作职能都是不同的
在一个事务所里,除了审计部门以外,还有秘书、有排版打印,有后勤,有财务,有人事等等,这些所有的人通力合作组成了我们一个大的审计团队
所以你就必须得建立沟通,然后了解每一个人在这个审计团队中的作用和位置
那么,在跟不同的人交流中,你就在汲取经验,比如说跟项目经理的交流中,你学到的是项目经理的一些思维,一些工作方式,一些访谈技巧,甚至是要资料的一些方法。跟旁边同事的交流中,你学到的是别人的底稿,别人做底稿的思路。跟一些后勤排版啊,跟他们的交流中,你能够汲取他们在排版中的一些经验。
尤其是在跟项目经理交流中,我们经常会把一个项目经理的经验带到另一个项目组中去
当一个来到一个新的项目,他的工作方式跟我们以往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不同的时候,我们心里可能会产生一些排斥甚至抵触
当我们接触了不同的项目经理,性格差异非常大的时候,工作方式差异非常大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我们心中喜欢的那个项目经理
这都是人之常情,因为我们都是感性的人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情绪来影响我们的工作
比如说我们之前见过一个项目经理,因为他年龄比较大了,对于电脑的使用等等不是很熟练
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可以用很快的方式,比如说一些表格的公式等等,很容易就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在他手上要花更长的时间
而这时候,如果这个项目经理必须要你用他的这种相对古老或者更笨的方法去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在心中产生不满
但是事实上,你的更高效的方法可能也未必一定是正确的
甚至我也见过很多的小朋友,他只是拿着所谓的高效的模板和公式去套用一些数字来完成工作,但是真正底层的这些数字的原理,公式的逻辑,包括这种我们说起来非常笨的方法,实际他都不懂,也不理解
其实有时候啊,并不是一定高效的工具就更好用,高效的工具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
它能够给我们带来高效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失去了思考和专业,变得更加浮躁,直至沦为偷懒的工具
其实很多时候我是挺喜欢很多所谓的这种笨方法的
尤其是我的工作,越忙的时候,我可能用的笨方法越多
对,你没看错,是工作越忙的时候,我用的笨方法越多
因为工作忙的时候可能我就不想再去花太多的心思去研究公式
研究公式也是要耗费我很多精力和时间的
另外就是因为工作忙的时候,我的大脑的反应速度会明显的变慢,在我的大脑反应速度明显变慢的情况下,如果再让我们去研究,去思考的一些公式的逻辑的时候,我的效率也会变慢,甚至出错率更高
这时候用一些笨方法工作的话,第一,我可以缓解我的大脑,因为在用笨方法去工作的时候,可能我思考的比较少,还可以对大脑进行一个休息,并且保证它的正确率
另外就是虽然思考比较少,但是每一个数字都是要亲手一个一个的贴上去,一个一个的进行排版的,在排列和加减的过程中,有些错误和问题就会在你面前出现了
所以我觉得在工作很忙的时候,很获得很多的其他的情景中,笨方法比更多的工具要靠谱的多
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工具,一个好的工具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我通常会在忙完一件事情的时候,对这件事情做总结的时候,会研究很多的工具的开发,包括公式的逻辑
笨方法做完之后,你会对所有的数字之间的逻辑非常清晰,那么如果逻辑清晰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公式,什么样的设计来把它们做成更高效的工具
很多人使用工具,使用模板,他并不是真正的想提高工作的效率,而是仅仅是想偷懒
因为他不会工作,不想工作,所以他希望有一个工具能够代替他自己,把他的工作完成
如果一个小小的工具,小小的模板,就能代替你的工作的话,那你觉得你有还有多少的价值?
不同的项目经理面对同一个事情的时候,工作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在不同的项目组上,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同的项目经理可能给你的工作方式和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这时,我们通常会有偏向性,比如说我们更喜欢哪种工作方式和思路
但是我觉得我们不管喜欢哪种方式也好,喜欢哪种思路也好,我们都需要去接受他
对于审计助理来说,你需要学习的是更多的技术,尤其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你需要接受越来越多的审计思路,这样的话,你就能把非常多的思路装到你脑子里,当你脑子里装的思路越多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可以越来越灵活的去运用它们了
所以不要说排斥一些你不喜欢的工作方式或者思路,也许这些方式和思路在不同的场景下,未来都能助你一臂之力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越来越多的思路和方式装到你脑子里,然后等到有一天你能够独立去运用它们的时候,它们在你脑子里,你就可以随时拿出来,作为你的工具
在我们足球训练中,一个优秀球员的练成,包括我们现在带队训练,一堂训练课我们一定要设计至少两个训练,一个是技术训练,一个是技能训练。
技术训练,更像是我们财务的专业技术,做底稿啊,账务处理啊。
而技能训练,是加入了对抗,而且是真正的对抗。这个训练,不像是我们平时踢球玩,打个小对抗赛就完了。而是护腿板带好,真实的比赛有多残酷,训练就要多残酷。这就像是我们审计中出项目,你一定要把项目经理的经验和技能汲取到,以后才有能力独自带队面对真实的现场。
然后,其实在审计中,我们还有很多比较杂项的工作,比如去催报告,去写反馈,去当个苦力,去取数等等。
事情一杂,脑子里就容易乱了
一会这事,一会那事,就不知道先做什么好了。
这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一个梳理,哪些先做,哪些后做。
年审期间很忙,在项目的后期,通常都是合伙人项目经理们去集中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觉得底稿交了,就没事了,终于可以休息了。
多去参与一些问题的讨论,哪怕听不懂看不懂,也是眼见为实的经验。
最后,从这些经验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比如如何访谈,如何写报告,如何安排和控制时间等等。这些东西不是听几节网上的课,看几本书学来的,这些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形成真正适合你帮助你成长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