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刚刚发表数智员工,智能化目前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就在刚刚,KPMG发了一篇文章:毕马威数智员工,释放您的工作效能
我看了一下,特别有感触
你可以去毕马威的公众号去看一看
文章中KPMG主要介绍了费用的报销,通过利用RPA和OCR,解决两个痛点:
单量大、员工少,导致审单人员工作压力大
用户提交申请单时未对关键审核要点进行卡控,导致申请单不规范,时常存在科目金额与发票影像之间多对多的关系,审单人员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进行比对
其实,虽然毕马威解决的是企业的痛点,也是事务所的审计同样是痛点,尤其是在抽凭的过程中,在合同的审查过程中,在各种尽调面对一大堆纸质文件时,都会遇到这种辛苦。
关于这个方案的规则和引擎,KPMG给出了一张图,包括OCR,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等,这些东西到底有多牛,审计应该如何应用呢?
KPMG表示,通过内置引擎,可以自动识别普通发票、专用发票、电子发票、销货清单、卷式发票、出租车票、火车票、动车票、飞机行程单、 定额发票、购车发票等全票种发票等20多种常见票据
通过自定义票据模板和内置的训练模型,来实现其他非标影像的识别,比如合同、银行回单、会议通知等
其实我们审计对于这方面的应用非常缺乏,但是非常值得引入了,审计同样要面对大量的企业提供的纸质文件,你是不是也想拿手机对着凭证一拍,凭证中的所有信息都自动过到底稿中,并且对凭证中的信息进行了核对和比对呢?
你是不是想对着凭证一拍,底稿就自动做好了呢?
其实这些并不难实现。
在企业中,只要用手机对着各种乱七八糟的票据一拍,账就做好了。
在审计中,只要用手机对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凭证一拍,对应的底稿也就做好了。
这些是怎么做到的呢?
先看技术,主要是用到了图像识别,光学字符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视频处理理解,物体跟踪监测。
如果你觉得这些非常高大上,那你就错了。
审计们经常寄询证函,你在寄快递的时候,还会用手输入对方的地址吗?
不会了吧,因为你只要对着别人发给你的地址拍个照片,或者截个图,寄快递的时候就会被识别,并且系统自己就可以判断哪个是人名,哪个是地址,哪个是电话。
你看,它不仅可以自动识别,而且还可以对识别出的内容进行判断,并且分类。
在财务审计中,面对大量的数据,大量的合同条款,大量的凭证,我们利用这种识别,然后系统自动分类,分类之后还可以做到自动整理,自动整理完之后紧接着就可以自动分析,最后告诉你分析结果。
有人说,这种识别能力有多强?
这是之前我朋友做的小产品,拿来举例给大家看看:
首先,先从发票说,目前可以做到全票种识别,就是只要你见过的票,都可以识别。
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除了发票以外,哪怕你随手用手在纸上随便一写,都可以识别。
只要你别写错别字,只要你的字不是潦草的让人看不懂,只要人能看懂的,系统都能看懂。
这就是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处理,系统具备自我的学习能力。
接着就是容错性,不管你的票多么烂,内容错位的,拍摄缺失的,折痕多的,角度倾斜的,清晰度差的,统统都不是事。
这就是学习能力,只要人能看懂的,它都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