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可以一口气编了八张现金流量表
前几天在企业讲课,有朋友提出,他们就是软件设置的,逐个逐个判断。
我说本身这种方式没问题,但是关键在于如果会计人员不会正确的判断,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对。
何况还有附表,本来附表是最简单的,结果却困扰着很多财务人员。
为什么判断不对呢,无非是对业务不了解,对现金流不了解。
无论是模板,还是逐笔编,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即使是模板也需要去了解每一笔账务处理,只不过,了解的过程可以不是逐笔,可以是同一类型统一了解。
现金流量表程序步骤,主要分三步,第一把冰箱打开....
第一,取得资料,第二,分析辨认,第三,开编
1、取得资料
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取得的基本资料,包括以下三项:
1)包含期初数与期末数的资产负债表(反映资产负债和权益的金额净变动情况)
由于编制中我们需要取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科目变动金额,所以必须获取包含两期的资产负债表。比如我们提到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为收入-应收账款发生额,那么应收账款的发生额简单的计算方式为期末数字减期初数字,这时候就需要可以反映出两期数字的资产负债表。
2)当期利润表(可以反映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部分情况)
由于我们需要从损益为起点,通过资产负债的本期变化推导出现金流量,而且附表又是以净利润为起点还原经营活动现金流,所以必须要获取当期利润表。
3)补充资料
(1)股东会会议记录等资料,主要是关于有关增资、减资、股利发放、重大资产买卖等资料。
(2)科目余额表,由于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只是汇总数,若企业存在复杂的账务处理、或者不规范账务,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时,需要通过科目余额表对部分报表项目数字进行进一步拆解分析。比如新会计准则将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全部合并在其他应收款报表项目中进行列报,那么我们必须通过科目余额表找出相应的科目,才能够准确的判断和区分这部分内容的变化所涉及的现金流量类型。
2、分析现金变动
由资产负债表我们可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我们把资产分为现金、非现金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三部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部分。
资产负债表左右平等,我们就可以得知:
现金+非现金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
现金流量表中我们主要研究现金的变化,所有通过会计恒等式,我们可以得知:
1)非现金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增加,如果只影响现金,那么会导致现金减少,产生现金流出。
例如:预付账款的增加,会计分录为
Dr:预付账款
Cr: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减少,产生现金流出
2)非现金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减少,如果只影响现金,会导致现金增加,产生现金流入。
例如:应收账款减少,会计分录为:
Dr:银行存款
Cr: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增减,产生现金流入
3)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若只影响现金,则会导致现金增加,产生了现金流入。
例如:预收账款增加,会计分录为:
Dr:银行存款
Cr:预收账款
银行存款增加,产生现金流入
4)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若只影响现金,会导致现金减少,产生现金流出。
例如应付账款减少,会计分录为:
Dr:应付账款
Cr: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减少,产生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就是通过各个科目之间的变动金额,分析对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而这些变动金额加起来一定等于货币资金的余额,这便是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所在。
所以不管现金流量表编的内容对不对,但是绝对不会出现现金流量表不平的情况,那么怎么样才能把现金流量表编制正确,那么就是下一步,如何将这些变动金额准确分类的问题。
3、区分经营、投资于筹资三大活动
由于我们已经分析了各科目的变动金额和产生的现金流量,那么需要再进一步将现金流量的变动划分为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
我们根据上文中的公式进行划分,一般情况来说:非现金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属于经营活动,非流动资产通常属于投资活动,非流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通常属于筹资活动。
但是也有特殊内容,比如:非现金流动资产中的金融资产流、应收股利等属于投资活动。流动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应付股利等属于筹资活动。实际操作时要根据业务实质进行划分。
4、辨认不影响现金流量的活动与同时影响现金与非现金的活动
不影响现金流量的活动,不再现金流量表中披露,若影响利润,需要在附表中披露。
不影响现金的非投资与筹资活动,不进行披露。比如股票分割,收到股票股利,均不做分录。重分类分录。提取盈余公积等,同时在权益内变化。
同时影响现金与非现金的活动,就是同一笔业务中,既有现金收支,影响现金流,也存在不影响现金,却影响利润的部分。
比如:支付销售费用。
Dr:销售费用 100
Cr:其他应付款 80
Cr:银行存款 20
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购买商品产生的现金流量 20
附表中:经营性应付的增加 80
5、编制现金流量表
损益表是根据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编制,众所周知,本期净利润并不代表该期由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量表可以看作是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的明细。
如同现金流量表内容所示,我们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同时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和附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
直接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每一笔现金流入和流出汇总后进行列示。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是讲利润表有关的项目,如何通过权责发生制记录下下的财务报表转换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表。
2)间接法
因为净利润并不代表本期经营的现金流量,所以间接法反映的就是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差异,我们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包括不影响现金的损益项目,非现金流动资产变动,流动负债变动与非经营交易损益等,即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编制现金流量附表,就是将本期净利润调整至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