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写好PPT的员工都值得重用
导读:写PPT时,确立逻辑、梳理条理、提炼精华、美化样式,一样不能落。能写出漂亮PPT的人骨子里应该是完美主义者。对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对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对交付没有严肃的态度,是写不好一份PPT的。
干活的不如写PPT的。某教育培训公司员工在年会吐槽的这句话,一下子引起了热议。这句话想表达的本意可能是,能干的不如会说的,在一线拼的不如在后台混的。该公司老板对自己员工吐槽的这句话,抱以了极大的理解。大众可能也觉得,这句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工作中的PPT“泛滥成灾”了,有了形式主义的倾向。
不过,我在这里想做个善意的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这句吐槽的话给“写PPT”打上了负标签。
毋庸置疑,PPT是当下办公室类工作最常用到的工具之一,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内部培训、产品介绍……,差不多都离不开它。PPT是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写好PPT自然是评价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一个标尺。
大会小会,“PPT+投影仪”已经成为标配。PPT作为演示、汇报工具,现在已成“泛滥”之势。要知道PPT的讲演者在很多场面上都是领导,大多数领导并不会制作PPT。能帮助领导制作PPT的人必定也是领导器重的人,能得到领导的这份器重是不容易的。
首先,你应该能准确领会领导的意图,抓住重点,把领导不太系统的思路梳理得条分缕析,做到这一步,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其次, PPT贵在简洁,这点从它的名字就能体会得出,PPT忌讳长篇大论,好的PPT展示给人看的永远是“有力的点”。先做加法、后做减法,这是PPT制作时大多数人的习惯,先尽可能堆砌素材,然后去粗取精。这一过程能锻炼我们归纳总结的能力,抓主要矛盾以及抓矛盾主要方面的能力。再次,写好PPT不仅考验智慧,也考验审美情趣。实质与形式,理论上实质更重要,可形式的美观也不能忽视。一则,形式能看出工作的态度;再则,追求形式的过程是个磨砺心性的过程。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之所以有“干活的不如写PPT的”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看PPT的领导也是从写PPT走过来的,他们知道个中辛酸;另一方面是因为写PPT属于对工作的拔高与升华,给人感觉“形而上”。
站在个人的角度,写好一份工作总结的PPT,写好一份培训课件的PPT,很容易让自己得到领导和周边同事的认可。根据我的经验,写好一份PPT是不容易的,甚至比写好一篇文章还要难。写PPT时,确立逻辑、梳理条理、提炼精华、美化样式,一样不能落。能写出漂亮PPT的人骨子里应该是完美主义者。对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对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对交付没有严肃的态度,是写不好一份PPT的。反过来说,能写好PPT的人绝非等闲之辈,非知行合一不可。
有的员工工作做得好,可拙于表达,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产生这种“干活的不如写PPT的”灰暗认识不足为怪。这种灰暗认识既低估了“写PPT的”,又高估了“干活的”,这是认识的错位。
倒过来看,不会对工作经验做总结、做梳理,不能把工作经验用PPT呈现出来作成果输出,这样的员工即便干得好,最多也只能算良好,远谈不上优秀。因为他没有能力把个人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智慧,起不到“传帮带”的作用。
干活好没有错,写PPT好也没有错。错的是,写好PPT后束诸高阁,不去行动。能把活干好,又能把PPT写好,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