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到底有多重要?
不少内部审计师会把没有取得工作成绩归结于审计独立性不足,在审计过程受到这样那样因素的干扰。过于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仅给内部审计师强加了一道心理障碍,还让内部审计师忽视内部审计和管理的紧密联系,甚至人为割裂内部审计与实际的经营管理,摆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还可能会说:我们只负责查问题,至于问题的整改是责任单位的事情...
我们换个角度来想,假如真的需要内部审计绝对的独立性,那管理层根本不需要组织里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直接把内部审计职能外包出去就可以了。所以,对外发布的财务会计报表,也真的是由社会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也进行报表审计。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会计师事务所又有多少能保证绝对的独立性呢?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事情,不少会计师事务所也干了不少。
如果说审计部门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汇报,或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负责,这样可以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那么,试想一下,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与经营管理联系有多密切?审计部门负责人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里的谁去沟通与报告呢?审计委员会的主席一般也不是专职的,而审计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也基本是兼职,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在实际中也不好操作。定期去找董事长呢?董事长有太多时间去听审计部门负责人去汇报那些不大不小的问题吗?更别说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了。实践中,如果副总裁能分管内部审计业务,审计部门反而会得到更多的资源。
内部审计实际上就是管理的一种工具。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基石之一。但公司治理也是在大的管理的范畴里。
如果有绝对的独立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不会把内部审计的职能归纳为确认、鉴证和咨询了。外部审计师需要独立性,所以会计师事务所严格把鉴证业务和咨询业务区分开。但内部审计可以这么做吗?这么做是自寻死路。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独立。内部审计师不要过于强调独立性。内部审计师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源,发挥更大的审计价值。其实很多问题,企业的高层早已经有所耳闻或者掌握了全面情况,只是让审计部门去落实,甚至借审计的职能去达到自己的管理目的。
内部审计要做好平衡。内部审计师们要在审计工作的原则下平衡关系方的利益。内部审计不是制造冲突,而是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给出审计建议,尽可能地促进风险水平的降低。内部审计师还要记得,他们不能代替管理层做决策。
再回到独立性,内部审计真正要做到独立性是思考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师不能因为各方面的利益冲突而影响自己的职业判断和分析。内部审计师要做到独立思考,不能被干扰因素所左右。内部审计师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才是组织最需要的。内部审计师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能提出独到和有价值的见解,也才是组织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