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税负率处朋友
人是群居动物,这是公认的事实,即便最强宅男也不脱离社会,类似鲁滨逊的经历着实少见。所以,想要理解、了解你的朋友,必须与之交流、沟通,且频率不低才行。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是税务会计、财务总监、税务总监的必定结交的「朋友」,即便企业主都应该结交的「朋友」,倘若只是泛泛之交,自然陌生,因为陌生就有距离感,有了距离感产生的朦胧就不属于美的范围。有一句理财名言是这么说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我要把它换成:你不理解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却了解你。
坊间常见流传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参下图),其实已经流传很多年,这个文件的数据,明显不适合目前现状。

行业的税负率预警,有没有?
曾有朋友询问我,税务局是不是有所谓的行业税负率,有没有预警线?有,真有,而且还曾经发文。但我最想告诉朋友的是:那是老黄历了。
所有的管理都从粗放到精耕,人家已利用大数据开始精耕,你还在游猎民族粗放?
这情况就好像改革开放最初的外籍人员的个税问题,那时候确实有所谓的申报标准,那标准一点都不标准,但总算有一把尺。几年后,就开始利用数据勾稽与反避税措施,要求聘用外籍人士的企业诚实申报。不诚实能怎么样?不会怎么样,就是补税、加征滞纳金、罚款、甚至企业承办人有刑责而已。
认识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以前我大致上以下列公式监控:
(3)附加价值-(4)用人费-(5)设备费-(6)办公费-(7)其他固定费用+(9)业外收益-(10)业外支出=(11)税前净利
(11)税前净利-(12)企业所得税+(13)税收优惠=(14)税后净利
(14)税后净利-(15)法定公积-(16)特别公积=(17)可分配利润
(11)✖️所得税税率=(b)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的应用
编制预算前试算时,我是预期EPS依照上述公式反推出(1)~(11),再与市场行销预测、生产能力预估之间做出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呈报董监事会;不用EPS也行,但至少对股东来说要超过定期存款利率,要相当于股市的行业平均分红,否则股东会有意见。
而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则作为日常管理的监控,当然是累积核算,单独一个月来看就是锯齿状态,目的有:
1)那些费用失真
2)那些收入异常
简单的说,预算管理要用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如此,年底核算时,报告就不会不知道怎么写;汇算清缴时,有数据有依据可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数据核对。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的工具
学生时代都会人手一部字典,土豪的孩子当然就是精装版的辞海,当然不是拥有辞海的都是土豪的孩子。
行业别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的基数(也就是利润率)就是上述企业人员(税会、财务主管、税务总监等)要自己动手整理的。因为同行业会因为不同规模、不同市场定位而有所不同。例如:

有些行业很有意思的是,中型企业的净利润率高于大型、小型,在这些行业中,符合最适经济规模理论。而且这些平均值就代表同一个行业中,有高于这数据,有低于这数据,甚至有亏损的。
那预警线在那?如果你有这样的工具,那么上下浮动20%就是。
亏损不是罪,但可能税务局不认为你有偿债能力,而开始紧张的盯着你的纳税进度,至少万一企业想申请分期缴纳税款的时候。亏损不是罪恶,但老板总换新车(或类似行为),就不能怪人家质疑你做假账。
而不论怎么说,工具肯定要自己整理,因为你最了解你行业的情况,如果不了解,只能说不够用心,不够理解「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这个朋友。
肯定有人问,信息来自何方?
我总会回答:你有投顾的朋友不?你认识银行的人不?你们是行业工会会员?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