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负率之谜
2019-2-23我在《换个角度看增值税》中点明增值税不是「企业」的税负,除非小规模;也在这篇文章点出所谓增值税税负率就是国家占用企业资金的比例,更是主管机构检查企业是不是如实为国家税收制度做好上下游勾稽的工作的一项指标。
作为企业财务会计要检查增值税税负率,除纳税申报表,还可以将各项工作细化到每个岗位,我将相对应的费用科目罗列在在2019-3-24的《从会计科目看那些内容是被征收增值税》中,也可以参考我在2019-9-26发布的《从增值税负分析企业的税收风险》中的说明。
既然是被检核的指标(如下图),那么简单的说,坊间流传的增值税税负率,其实就是企业增值率??增值税税率后的商数。

如果有任何的朋友询问我,那个行业的增值税税负率时,一般我不太情愿告知,原因有四:
首先,坊间流传的版本的数据是17%的时代的,现在都已经是13%的时候,那么原来40%的增值率的行业的6.8税负率不切换成5.2%,你是为了那1.6%要愁死自己吗?
其次,行业平均附加价值率40%,既然是平均就代表行业内的不同企业还是会有高低,你不自己做功课,难道我要当你的蛔虫?
再次,现在的微信群友已经吃免费鱼习惯,早就养成一大批好吃懒做不会钓鱼技巧不打紧,现在连烹饪都不会,更严重的连剔鱼骨刺都失能,我是接着帮忙残害群友吗?!
最后,也是第四个,我发现再好的文章、再多的文章,现在都要发送的70几个微信群,还必须早晚各发一次,这样群友才拿起纤纤玉手点开来看,貌似慈禧太后赏赐一样的恩泽,而不是以前会自己动手收集自己需要的文章并好好研读与消化,更厉害的是现在群友希望老师们发抖音,我就更加怀疑这些人会不会以后连会计分录都不会做了?
我在2020-5-7《不下现场难成好会计》说明,一个好的会计要能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不能老躲在空调房做春秋大梦;现在我还想说,会计的「工具」如果自己不整理自己的行业、自己企业的附加价值率(如下表),难道还指望谁永远帮你钓上鱼、杀好鱼、烹调成美味、再剔好鱼刺?难道以后还帮你咀嚼好喂到你嘴里?嗯,还找个帅哥帮你喂食(例如抖音?)?

上面这个表格中的数据使用举例:以零售业的14.7%来说,毛利不止15%,如果会计朋友们能拿出自己的费用明细表就可以知道,零售业的进项抵扣除了购货外,还包括「电费」,这电费若占营收0.3%,那么14.7+0.3就是15,如果占营收3%,那14.7+3就是17.7。
会计就要自己监控自己的附加价值率,当然这个「报表化」管制是更好,但工具都是自己要整理的,不要指望别人,否则日后被机器人取得就是你。
坊间的增值税税负率是17%的时代,不适用现在13%,且17%时候的生意好做,至少比起现在好做得多,所以那个时候的附加价值大概率高于现在。总之,不要盲目的乱用坊间流传的税负率,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