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筹探讨] 380亿“奇石”?聊聊 “天价石头” 的避税故事
原文链接:
刚刚看到这则资讯,资本市场的游戏虽然时时让人惊奇,但又见怪不怪了。
魔幻的游戏,实质是人的游戏。“黄金有价,石头无价” 的故事不仅在资本市场可以上演,在许多地方也可以有各种版本。
当石头冠上收藏品、艺术品的符号时,价值就是一道玄之又玄的想象题,想象力有多大,价值就有多大。当然,价值可以飘上高空,也可以坠入深渊。
假如之前小编说会有人想利用“石头”避税,可能大家又会认为小编头脑风暴了。而事实是,违法的偷避税手段,也无处不在。
今天刚好藉着这个新闻资讯,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宝贝“石头”的避税故事。
PS:其实,这些招数都很老了呀,唉,套一句老话:当税局是好骗的呀!
故事目录
1、买错了!石头当宝贝
2、买赚了!石头有宝贝
3、玉石能一次性折旧?
买错了!石头当宝贝故事
小明公司本年度有巨额利润,需缴纳大量的企业所得税。小明公司想给公司的装饰增加些文化气息。因老板小明喜欢收藏投资,就想购置一些玉石、字画作装饰摆设,一举两得。小明公司得知 “僵尸企业” 小红公司收藏有一块奇石,小红公司巨额亏损,愿意出售一些资产。于是小明找小红协商,巨资购得奇石。
奇石运到小明公司后,摆在公司大堂,后来有收藏家来访,告知小明,奇石不奇,实质是一块普通石头,小明大觉丢脸。
小明决定卖掉奇石,委托拍卖机构拍卖,最终低价处置,造成巨额损失。
小编乱弹:
小明公司想干什么?真的买石头受骗了吗?
小红公司高价卖出石头,需要交税吗?巨亏企业是关键!
小红公司真有石头吗?石头还不容易找吗?小明公司为什么要拍卖石头?因为拍卖公允!
买赚了!石头有宝贝
小明公司的老板小明喜欢收藏投资,时不时会收藏一些玉石字画,看看有没有机会捡漏。某次,小明公司参加赌石,竞得一大块玉石毛料。玉石毛料运回小明公司后,按购买价作为存货入账,准备择机销售。玉石毛料开窗后发现,捡到宝贝了,石头里面是上等翡翠,预计能卖出天价。
但是,如果直接卖出,小明公司就要缴纳巨额企业所得税!小明收购巨额亏损的“僵尸企业”小红公司,把玉石毛料按账面值卖给小红公司。小红公司买得玉石后切割处理,发现是一块上等翡翠,小红公司将玉石高价售出。
小编乱弹:
小明公司为什么能按账面值卖石头?因为石头未切割,不知是玉还是石头!
小红公司低价买高价卖,需要交税吗?巨亏企业是关键!
玉石能折旧?
这则不算是故事了,只能算是一个问题?
来自税友的分享,某培训课程上老师问到:
“又快年度终了了,固定资产一次性折旧政策,大家用了吗?
想用政策的话,可以买玉石哦。”
税友问: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老师想说什么呢?
让咱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吧。
为什么偏偏是玉石呢?
为什么不能是普通固定资产呢?
玉石有什么特点不成?
玉石最大的特点不就是价值不确定吗?
俗话说:难得糊涂?
糊涂账方便弄虚作假?
那么是在买进时作假,还是卖出时作假呢?
买的当然不是小小的翡翠玉器了,否则怎么能作为固定资产呢?估计应该是作为公司装璜的大件玉石摆件。
假设一:买进时弄虚作假
玉石只值5万元,开票500万购进,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税前一次性抵扣500万元。一段时间后,低价处置,没有处置收益。
假设二:卖出时弄虚作假
玉石价值500万,开票500万购进,作为固定资产处置,税前一次性抵扣500万元。一段时间后,原价处置,只开票5万元,账面计5万处置收入。私下收款495万元。
这两种假设实际都是虚开发票吧!
虚开发票是违法的,实在说不上是筹划了。
既然都用到虚开发票这种老办法了,虚开什么都可以吧,虚开设备,虚开材料成本,不是都一样吗?为什么一定偏偏选择玉石呢?
估计还是出在价值的合理性上,虚开其他的货物,不管是购进,还是再售出,或是成本费用化,都存在合理性的问题。
只有玉石的价值,说不清,道不明。
也许小编猜错了,也许是出现了更高明的点子,小编想象力不够。欢迎留言。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