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为什么系列5之为什么分录思维比现金流思维效率低
在会计为什么系列2中,我谈到了“为什么卖鸡蛋的大妈比我还懂会计?”。提出了王大妈现金流量法比我们会计分录法可能更高效。有的人读完后可能没啥感受,或者是体会不是太深。此篇我将继续对现金流量思维进行再通俗化解释。
我们这篇先来看个趣味问题,咱先不谈会计,来点看似是和会计没啥关系,但是又有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笔者曾在文章《夏洛特烦恼,都是会计惹的祸》中提及了类似案例。当然你也可能以前在某些脑经急转弯中遇到类似这样的题目。
趣味问题:悟空、八戒、沙僧三人个人去吃大餐,三人计划吃一个300元的三人套餐,三人每人掏了100元,凑够300元交给老板,后来老板说你们三兄弟来此贵地,相当于给店打广告了,所以优惠只要250元就够了,拿出50元让服务生牛魔王退还给他们,牛魔王偷藏了20元,然后把剩下30元给了他们三人,每人分到10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0元,现在又退回10元,每人只花了90元,3个人每人90元,3*90=270元+牛魔王藏的20元=290元,还有10元去了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没学过会计的,可能在脑海中想啊想,十块钱去哪里了,而学过会计的人,则可能第一时间开始在脑海中分录了。那么分录会是怎么样呢?以下我们来看看。
(一):把3人当作会计主体
1、交餐费:
借:餐费300元
贷:库存现金300元
2、退还30元餐费时:
借:库存现金30元
贷:餐费30元
此时,借方余额=库存现金30元+餐费270元,贷方余额=库存现金300元,借贷平了;而伙计私藏的20元已经包含在270元之内。
(二):把老板和伙计当作会计主体
1、收餐费:
借:库存现金 300元
贷:餐饮收入300元
2、退还餐饮费总共是30元
借:餐饮收入30元(50-20)
贷:库存现金30元
此时,借方余额=现金270元,贷方余额=租房收入270元,借贷相等。
学过会计的人可能说,你看我们会计都伟大,万物皆可用分录盘,万物皆可分录法。但是没学过会计的王大妈,可能用其现金流量法来回答这个问题。老板现金流入250+牛魔王现金流入20=悟空、八戒、沙僧现金流出270。而所谓提出10元去哪里的,压根就是障眼法或者是数字的游戏。
当然本人不是来讨论数字游戏或者是脑筋急转弯的,本文只想以上面例子,引出大家如何在障眼法、数字游戏,文字游戏里面,找到数字的本质。因为如果会计考试,尤其是CPA考试一样,一个两分的单选题,题目数量可能多则上百个字,简直就是个小计算,而且里面的数据和条件很多,其中不少是没用的或者用来欺骗你的。很多题目都是出题老师在玩放陷阱(放夹子),而没有防备的考生,就是那个可怜的掉入陷阱的猎物。同时以上例子也说明了,我们会计人容易被会计分录所禁锢,有人还不信,那么我们以下面一个会计题目说明下。
2019年12月1日,数豆职人公司销售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0元,全部款项收存银行。该商品成本为720元,已经计提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2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业务使数豆公司2019年12月增加营业利润多少元?
考试中面对这样一个选择题,有人立马开始写出相关分录。
借:银行存款 11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13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
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库存商品 720
于是营业利润=1000-700=300元。
但是运用现金流量法,则现金流入1000-720=280,注意现金流量法,涉及增值税流入流出的,因为增值税不影响利润表,所以不需要考虑。则净利润为280,但是前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所以2019年12月营业利润=280+20=300元。如此面对一个选择题,只需要三秒即可获得对应选项,而不是就算你手速再快,而不是花十秒分录得出答案。
有人又要说了,你这个题目看不出现金流量的优势,这种确认收入结转成本的分录,我不要写出来,也早已经刻画在我大脑中。那好咱们稍微来个复杂一点的,也不来太复杂的。
案例:2019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流通的股票2万股,每股市价11元,其中包含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元/股。另外支付相关税费1.5万,上述款项已经用银行存款支付。1月15日收到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6月30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3元,7月15日收到现金股利0.6万。2019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15元。2020年1月31日,每股市价为12元。2020年3月5日将公司持有的股票全部出售,扣除相关费用后,甲公司收到35万。甲公司2020年处置乙公司股票时的投资收益是多少?
那么这里能否用王大妈的会计学,赚了多少钱等于装入口袋里多少钱呢?当然可以,现金净流入=37.6-23.5=14.1万,14.1万=19年会计利润+20年会计利润。如果知道19年会计利润,2019年会计利润=-1.5+0.6+10=9.1万,那么20年会计利润=14.1-9.1=5万。处置时计入投资收益是5万吗?很显然不是,因为20年还有个“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万”,剔除这个才是投资收益11万。也就是19年会计利润9.1万+20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处置时投资收益X=14.1万。则X=11万。
如果题目换成“影响2020年度损益金额是多少”呢?现金净流入=37.6-23.5=14.1万,2019年会计利润=-1.5+0.6+10=9.1万,那么很显然影响2020年度损益金额=14.1-9.1=5万。
有人说我到目前还没看出你所谓的王大妈现金流量法,比我分录法有什么优势,你能不能,敢不敢举个更复杂的例子看看。那好吧,咱们来个稍微复杂的。以下例子你如果十秒内给出答案,那么可以不用看我的这篇文章了。
2019年7月10日,数豆公司购买甲公司发行的股票300万股,成交价格为每股14.8元,其中含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每股0.2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2019年7月15日,收到现金股利60万,2019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15元。2020年1月,甲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3元,3月收到现金股利。2020年12月31日,股票市价每股为13元。2021年12月31日,收盘价格为每股市价为6元,2022年收盘价每股市价为15元,2023年1月出售甲公司全部股票,出售价格为每股市价18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2万元。
问,处置股票时影响留存收益金额是?
注意此例题的投资,为计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处置时计入留存收益,并将持有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如果用分录法的话,以上这个例子跨越2019-2023年,如果每一年的会计分录一个一个把写出来,不管你手速如何,肯定会超过十秒。如果直接根据最后的分录,也可以比较快得出,但是一定要掌握其他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快速算法,而不是根据每年的金额去比较。
比如110=110-600-2100+2700,这种算法肯定慢而且存在纰漏,如果公允价值变动数据,采用15*300-4390=110,则相对会快一些。
借:银行存款 5388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439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10
盈余公积 88.8
借:其他综合收益 110
贷:盈余公积 1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9
当然本篇是探讨现金流量的做法,如果采用现金流量来快速计算,现金流入=18*300-12+90+60=5538万,现金流出=4450万,现金净流入=1088万。那么现金净流入=投资收益90+处置时留存收益=1088万,则处置时留存收益=998万。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