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核算指南
一:引子
小明在了解了成本与ERP的关系,成本与生产业务之后,小明感觉自己要起飞了,可是在刘会计看来,小明还刚学会走,离跑起来还有一段距离,更别说起飞了。小明查看了新能源的财务制度,唯独没有找到成本核算制度。新能源的制度都是在总公司制度框架下,进行修改的。因为成本这块由总部刘会计负责,所以新能源这块制度,小明是目前没有看到。小明的意思是通过查看核算制度,进一步了解企业成本核算。
小明向刘会计询问是否有新能源的成本核算制度,刘大哥说:“你前几天,逛了几下生产车间,就对业务熟悉了?也没见你提几个问题啊”。小明不好意思的回答:“刘主管,我想先看看制度类,然后通过制度再对照生产业务,进一步梳理成本核算”。见小明这么回答,刘会计感觉也不是没有道理。于是说:“新能源成本核算之后目前还没有,后续这个也是你需要开展的工作,这样吧,你先看一下总部这边的成本核算指南,建立起一个整体概念”。
二:税事
小明回到座位,收到刘会计发来的《成本核算指南》,然后开始对制度进行阅读。同时刘大哥刚才还说了,需要自己根据成本核算制度,然后再次返回生产现场了解业务。
(一)成本核算的规定
产品生产成本按实际成本归集计量。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和分期计量要求,按月归集分配当月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费用。产品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其他直接费用,应在月末或发生时确认为相关产品成本。产品生产发生的间接费用,应根据合理的分配原则和方法,在月末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二)成本核算
1.会计科目
(1)总账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2)明细科目:“生产成本”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明细科目;“制造费用”科目设置“工资”、“福利费”、“社保”、“差旅费”、“水电费”、“办公费”、“检验费”、“修理用备件”“折旧”等明细科目。“制造费用”科目借方核算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核算分配结转的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2.会计事项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①能够直接对应产品核算对象的,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属于直接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凡用于产品生产、能够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辅助材料、如专用包装材料等,其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
②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几批或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则要采用简便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③账务处理月末或批生产结束后,应根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按照材料的用途和类别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反映材料的实际消耗和分配情况,据以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上述耗用的基本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还要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项目分别反映。用于辅助生产的材料费用、用于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材料费用,应分别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用于非生产用的材料费用,则应记入其他有关科目。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分配材料费用记入有关科目,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等
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薪酬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在计件工资制下,生产工人工资通常是根据产量凭证计算工资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2:在计时工资制下,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属于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这就要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通常采用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生产工人薪酬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
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费用计入制造费用,非生产人员的薪酬费用根据其业务性质分别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3:生产成本的归集及科目设置
(1)生产成本的归集:按照用途归集各项成本,划清有关成本的界限,正确计算生产成本,设置“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公积金”、“劳动保险”、“劳动保护费”、“水费”、“动力”、“检修材料”、“污泥”、“其他”、“安全措施”等科目归集生产成本。
(2)“生产成本”科目设置:核算本公司进行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科目设置“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公积金”、“劳动保险”、“劳动保护费”、“水费”、“动力”、“检修材料”、“污泥”、“其他”、“安全措施”,并分厂核算。
4:账务处理
为了按薪酬的用途和发生地点、成本对象归集并分配薪酬费用,月末或批生产结束后应根据工资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记录编制“薪酬费用分配表”和“薪酬费用分配汇总表”,据以进行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公司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它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保险费、排污费、存货盘亏费(减盘盈)及其他制造费用。公司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按其用途和发生地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和分配。根据管理的需要,“制造费用”科目可以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开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费用发生时,根据支出凭证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所属有关明细账,但材料、工资、折旧等,要在月末时,根据汇总编制的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材料、产品等存货的盘盈、盘亏数,则应根据盘点报告表登记。归集在“制造费用”科目借方的各项费用,月末时应全部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科目一般月末没有余额。
1: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其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要采用合理简便的分配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常用的有按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具有产品实用工时统计资料的,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没有实用工时统计资料,而制订有比较准确的产品工时定额,也可采用产品定额工时比例进行分配;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中,制造费用也可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数×分配率
3:制造费用科目设置与归集
(1) 制造费用的归集:按照用途归集各项费用,划清各项费用的界限,正确计算“制造费用”,设置“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公积金”、“劳动保险”、“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上下班交通贴”、“低值易耗品”、“绿化费”、“办公费”、“卫生费”、“邮电通讯”、“安全措施”,“业务招待费”、“租赁费”、“折旧”、“其他”、“车辆使用费”、“检修材料”、“会费”、“会务费”、“消防报警器”、“伙食补贴”等科目归集制造费用。
(2)制造费用科目设置:核算本公司除生产成本外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科目设置“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公积金”、“劳动保险”、“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上下班交通贴”、“低值易耗品”、“绿化费”、“办公费”、“卫生费”、“邮电通讯”、“安全措施”,“租赁费”、“折旧”、“其他”、“车辆使用费”、“检修材料”、“会费”、“会务费”、“消防报警器”、“伙食补贴”核算。
4:账务处理
费用发生时,根据支出凭证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所属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折旧及摊销、待摊及预提费用等,月末汇总分配记入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所属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等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账款
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
④具体事例
例:
(1)公司2019年10月末分配工资,其中:发生在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20,000元。
借:制造费用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20,000
(2)公司2019年10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车间折旧为60,000元。
借:制造费用60,000
贷:累计折旧60,000
(3)公司生产车间2019年10月18日从材料库领用机物料成本16,200元。
借:制造费用16,200
贷:原材料16,200
(4)公司生产车间2019年10月19日从仓库领用劳动保护用品,成本1780元。
借:制造费用1780
贷:原材料1780
(5)公司生产车间2019年10月28日开出转账支票一张1,580元,用以支付该车间的水费。
借:制造费用 1,580
贷:银行存款 1,580
(6)公司生产车间2019年10月29日购买计算机打印纸,支付现金560元。
借:制造费用 560
贷:库存现金 560
(7)公司生产车间2019年10月22-28日因机器修理造成生产停工,发生生产工人的工资 15,500元。
借:制造费用 15,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500
会计期末时,应将归集的制造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例:制造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6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400小时,2019年10月末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1562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9372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46248
贷:制造费用115620
★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确定方法
小明把刘会计发给自己的成本核算指南,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建立和成本核算的整体概念,但是刘会计说了要自己,还是要去了解生产和业务。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三:分析与总结
篇幅所限,以下将成本核算制度进行简化呈现,具体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和管理特性,进行成本核算制度制定。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简化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任务是: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归集和分配开发成本及费用,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成本核算资料,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二、建立成本核算责任制,不断完善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改进成本核算办法,格按照国家以及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正确组织成本核算工作。
三、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一)根据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原则和项目特点,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二)设置有关成本核算会计科目,核算和归集产品成本及费用。
(三)按受益原则和配比原则,确定应分摊成本费用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分配方法、标准。
(四)将归集的成本费用按确定的方法、标准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五)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
(六)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客观反映产品实际成本。正确划分已完工、在制产品,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七)编制成本报表,根据成本核算和管理要求,总括反映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情况。
四、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原则:满足成本计算的需要、便于成本费用的归集、利于成本的及时结算、适应成本监控的要求。
(二)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方法
1、标准产品,以单位成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2、非标准产品,以订单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五、成本费用项目及核算内容
(一)直接费用
1、直接人工费,指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直接生产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即车间生产人员。
2、直接材料费,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的费用;
(二)制造费用指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生产组织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房租费、水电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等。
六、会计科目与账簿设置
(一)“生产成本”科目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车间,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材料。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二)“制造费用”科目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员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及生产管理人员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制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费用。
制造费用-外发加工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受产能或设备限制,需要将一些工序外发给其它单位加工所需支付的费用。
制造费用-其他:指的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但未包括在上述各项中的其他制造费用,如劳务费。
(三)“预提费用”科目(新准则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的应由本受益期、受益对象承担的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但尚未支付的成本、费用。
七、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主要材料
按照 ERP 系统中的 BOM 清单发料,可直接将材料成本计入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中;
(二)辅料
应先通过“生产成本”科目归集辅料发生额。在每月末,根据其实际发生额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
(三)制造费用
应先通过“制造费用”各明细科目归集制造费用发生额。在每月末,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当月完工产品。
八、成本报表
成本报表是成本管理,通过成本报表可动态了解产品成本核算情况、与目标成本的偏差情况、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各公司都应完整、详细的编制成本报表。成本报表主要包括:(一)产成品成本计算表;(二)发出商品成本计算表;(三)制造费用明细表等。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