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情怀”的IPO之路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大四川的朋友应该对菊乐这一词不陌生。
1997年,菊乐旗下的含乳饮料“酸乐奶”问世,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如今22年过去了,菊乐酸乐奶在四川地区一直享有极高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兼具情怀和口味的优良产品。
回忆起来,笔者儿时第一次喝的酸奶,便是菊乐的酸乐奶,粉红色的包装从那时便有,20多年过去了,包装和口味都不曾改变。
阅读完长达530页的招股说明书,笔者整理了以下关键词。
【关键词】规模尚小、双单一、关联交易、不差钱、老旧

菊乐股份对固定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也就是每年平均。事实上,固定资产的价值发挥并非平均,通常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发挥的效用较高,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后期、发挥的效用较低。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菊乐股份的固定资产综合成新率只有33.76%,说明大多资产已经进入使用的后期,要论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应该不到33.76%。
所以说,更新现有机器设备,提高产能规模和利用率,是菊乐股份扩大规模的首要任务。
作为大成都又一乳业企业,菊乐股份酸乐奶的市场份额足以证明其地位。
加之,成都有这么一条路,就叫做菊乐路。
菊乐股份便是坐落在菊乐路19号。
虽然带着各类的bug,但酸乐奶也是承载了老成都的记忆。倘若成功上市,也是成都情怀的又一体现。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