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问
柳枝待绽,腊梅吐红。阳光已悄悄洒满窗棂,轻风送来淡淡梅香,几只鸟啼,早早催醒了我。去拜年啦!
我喜欢初春,给一点阳光,就来一片明媚!
闲话不表,单说拜年中被问的税事。
一
个体户A问:听说一个月10万不缴税了。
在下:是的。税收优惠越来越大,好政策啊。
A:10万比原来的3万是高了好多,领发票的数量能不能同时增加点,一次给多领点?能不能领限额大点的或者不限额的?
在下:你是不达点的个体户,对领购数量和版面限额有规定。
A:那是怕我搞丢了,还是怕我开多了不缴税?搞丢了你罚我,开多了我缴税,我是开店的又跑不掉。为么事不给我一次领个半年、一年的发票?为么事不能给我一张票能开10万、50万的?是想让我在那排队,撑场子凑热闹啊。
在下:------(个体户不太懂法,讲不清,赶紧撤)
二
某商超公司负责人B:你们今年又搞了两次那个满意度调查?
在下:是的。想看看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服务等方面是否满意。
B:那一长溜的问是怎么想出来的嗻?
在下:是由第三方独立完成的。
B:算了吧,还是我来举个例子,我们超市收银的,我从来不担心有人会偷懒,你看看她们很自觉,手脚麻利,上个厕所都小跑着去。我是按她们收的商品笔数来算工资的。
我从来不让她们微笑服务,顾客要的不是微笑,而是商品的价格和质量。你再看有的高速,整天让收费员微笑服务,不微笑我也得走你的路啊,微笑有啥用?把路修好,不要没事就隔离起来修补一段,要再把过路费降一降那更比微笑好。你们那些服务手册,墙上贴的标语制度,不如把钱省下来,换几块油炸臭豆腐给排队的吃,效果会更好。
在下:------(商人精明,说不过,不聊了)
三
会计C:过年好!
在下:过年好!(算是同行,有共同语言)
C:难得您还在学习,向您学习啊。想请教一个问题。
在下:不敢,不敢,懂一点点。
C:公司是去年转小规模了,待抵扣进项税额账上有20多万。货都卖了,增值税已按3%缴纳了。我在去年底,就将这20多万转到成本里了,可行?
在下:目前未见具体规定。按去年转小规模的公告,还是要继续放在待抵扣税额里。
C:你的意思是不行?我要是放在待抵扣里,成本不是虚减了20万,利润不是虚增了20万。搞增值税的懂不懂会计,懂不懂所得税?
在下:也是为了你们企业把增值税算清楚。
C:公司今年有70多万的利润,要把这20多万不进成本,就得超100万,享受不了小微,要缴25万多的所得税。而70多万利润,只要缴7万多所得税。这样可要多缴18万左右。
好人嘞!我不要那个待抵扣了,行不行?
在下:也没说不行。
C:说实话,这个待抵扣到底怎么搞?我要是再超标去登记一般纳税人,能不能直接拿来抵扣?
在下:也没说不能。
C:还有以前的那个财税【2005】165号说,一般纳税人注销,转为小规模时,存货不作进项转出,留抵税额也不退税。
与这个转小规模的,将未抵扣进项以及留抵税额,计入待抵扣进项税额。这两份文件怎么有点不一致呢?怎么不修订呢?怎么来适用呢?
在下:适用新规定。(遇到师傅了,开始说懂一点点,自以为是谦虚,现在是纯属吹牛)
四
会计D:我们有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有100多万,被列为异常凭证。我们及时按规定作进项转出,也按规定提交了业务合同、银行凭证、运输仓储证明等有关说明材料,提出了核查申请。
时隔快一年了,还没有正式回复,说是对方在稽查,未结案。我们能不能先抵扣,能不能作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在下:暂时不能抵扣,不规范的发票暂时不能作税前扣除。
D:税总发〔2017〕46号,主管税务机关一般应自接收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完成异常凭证的核实。早超过90日了,我公司保证自己是真实的购进,有问题我公司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为么事不能先抵先扣呢?
我们通知对方要起诉,对方说你我那笔交易、那张票绝对真实,又不是我不让你抵扣,税务机关也没说那张票就是违法违规的,你凭什么起诉?
在下:等等再看,会有结果的。(我晕,我真啥也不懂。)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