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外币业务首先要保住利润,然后才是赚额外的收益
最近听了一位银行专家做的关于汇率的分享,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银行负责企业业务的经理人。
简单做个总结。并非原创。
1
这位专家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势必会进一步扩大;短期内汇率会围绕在6.85附近波动,不会快速贬值或者升值。
关于走势的分析,不同的分析角度,会有不一样的观点。招行就有过一次典型的乌龙,今年五月的一次活动会上,招行同时请了两位专家做分析,一位北京的老专家认为人民币会贬到7,同时,另一位台湾的年轻专家认为人民币绝对不会跌。或者对招行来说,也是要对冲风险:“两种观点都有了,选择听谁的在于你自己,跟我无关。”
想要通过对汇率走势的预测,博汇率升值贬值的的收益,和在股市里蒙涨跌是一样的,风险太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对制造企业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住利润,能额外赚到钱,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在分析完目前外汇市场环境后,那位银行经理人这样建议,她还说,这些年,她在银行做外汇也很辛苦,折腾来折腾去其实也没赚到多少钱,相信企业也一样。
我想这大概是最真诚的建议了。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未来汇率的波动空间只会更大,现在大约是8%左右,而欧美币种的波动幅度在10-12%。当汇率波动成为常态,有外币业务的企业,需要关注汇率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专业的团队,不是有确定的把握,与其惦记着高风险的不确定收益,还真不若踏踏实实保住已有的利润不受损失。
2
她推荐给企业的是相对保守的方案。
跟不同银行合作,选择银行最划算的产品。有外币业务的银行,都会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对企业来说一般都很划算,企业只需要多了解下不同银行的产品,做对比,然后选每个企业最划算的那款,就很好了。
规划资金分配。优先以不受损失为目标,大部分资金以避险为主,在能承受的损失范围,拿一部分资金做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进行产品组合。和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一个道理,对外币的管理,可以选择不同产品进行组合,对冲风险。
3
有位财务经理曾这样抱怨:资金部总说他做外汇赚了多少多少钱,可我账上汇兑损益还是亏的呀,他的钱到底赚哪了。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困惑,费了很大劲,结果却是差强人意。
或者,外币管理可以想得更简单一些,无非就是汇兑损失或者汇兑收益。
如果账面有大量外币结算的应收账款或者外币资金,就需要预防未来人民币升值,导致利润被汇兑损失吃掉。如果未来有外币业务,需要用人民币兑换外币进行结算,就需要预防未来人民币贬值,导致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成本。
基于此,就可以选择不同产品进行组合了。譬如,用远期锁定汇率保住利润;在汇率波动较大时,选择避险货币做掉期;结合期权适度追求高收益。
说点闲话,16年人民币贬值的时候,有位在银行的朋友,强烈建议把闲置资金换美元,群里有很多人响应,之后证明她的判断并不对。
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谋求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是我能接受的风险偏好。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