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米粒职问答]一次对牛弹琴的答网友问

米粒 / 2018-06-11
文字 正常
  • 标签:
  • 职业规划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智商≠心智

    骄阳似火的夏天来了,米粒每天的生活也变得燥热起来。在被投企业工作两个月,对我这种没怎么在小公司干过的人来说太多领域的事都没做过,但也正因此激起了自己的好奇心,并且因为股东代表的身份带来的建言和决策审批权,让我时常忍不住前瞻地思考和主动出击。虽然有大把的工作感悟(职场方面的、财务专业方面的),但工作和家事的忙碌让我实在没时间整理素材形成文字,这只能以后有空再说了。

    今天先随便写点杂感,还是跟之前写的系列《当我们30/40/50岁时该怎么求职》有关的。因为这三篇读者反响较大,所以也贴到了会计视野论坛。近两年BBS日渐式微,四五年前的论坛盛况已不复存在,但帖子出了还是有不少网友留言和提问,其中一个让我感触颇多,以前米粒从没有答网友问后感觉如此无奈,甚至有点“对牛弹琴”。尽管这些回答或许没有对提问者有实质帮助,但希望对旁观者有所启发吧。

    读者留言

    “刚毕业的时候没经验,没进好单位也没有人带,为了生活找了一份跟会计不沾边的工作,做出纳也做了几年,然后又因为公司倒闭离职了,后面又生小孩待了两三年,现在出来找工作,三十多了尴尬的年纪,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啥,再加上自己口才不好,面试的时候总不过关……”

    “我是那种性格内向又胆小的人,但是做事认真严谨,可是每次面试我都不知道怎么表达,我也在网上看很多面试技巧,但是最后的结果总是……”

    "我没有什么野心,口才不好,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我想都不敢想,我觉得我没那个能力,想想以后自己四十五十岁就凄凉……"

    “能给点建议吗?”

    我不了解这位网友的真实天资和能力,仅凭她自己的描述似乎是天资平平且运气不好,屡战屡败所以自信心匮乏。在写这个系列文章时米粒用“命运圆弧的半径长度”来形容一个人的天资和机遇,而这两项都是我们不可控的,所以是否快乐的关键在于心态。于是我只能这样回复她:

    您唯一需要审视的是自己是否“在自己的命运之圆的半径弧度内尽到最大努力”,比如做出纳的几年里是否努力提高过自己的财会专业知识,考过什么证书,参加过什么培训,您不用告诉我答案,您只需要回答自己,如果已经在自己天资范围内尽力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心理建设。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是人比您资源更差,过得更不好,不是一样都坚强地过着每一天么。

    也有别的网友建议她考中级、CPA来丰富财务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知识会让一个人更自信。没想到又得到她这样的回复:

    读者留言

    考过了初级,也买了一些专业书看,但是毕竟接触的少,感觉空泛,老是记不住……

    中级、CPA这些考试我想都不敢想……

    看那些招聘会计信息,我觉得我都懂可是又不敢投简历出去……

    看到这些回复我顿时觉得又长了回见识,与那些有强烈上进心但资质平凡的人相比,这是另一个相反的极端,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一个人的胆量小到连报名参加个考试、投个简历都“不敢想”?经历多少挫败才让她的逆商低到负值把头低到尘埃里去?我对这名网友初步的判断是,她人格层面的缺陷要多于她智商和悟性上的平庸。如果因为害怕失败就什么事都不敢想不敢做,那么自然不可能做到“在自己的命运之圆的半径弧度内尽到最大努力”。人做什么事来源于内心的动机,如果想要达到某个目标的动机不够强,自然谈不上努力,这时候不能将失败归咎于自己天资和机遇不够。

    这位网友大概只是因为目前被逼到墙角了(失业找不到工作),才会抓狂和悲观过头,如果没有这件让她感觉生存受到威胁的事,我猜她确如自己所言“没什么野心”,以前在平凡的出纳岗位上也是得过且过都说不定呢。但公开的论坛上米粒不能这么尖锐,所以还是围绕怎么“通过面试”这个她眼前的痛点来回复她:

    我觉得您的问题还是来源于因失败被打击丧失的信心,继而形成恶性循环。虽然面试有很多运气成分,但还是建议您调整面试的心态,多给自己哪怕是打鸡血的暗示是“我能行”,然后在平时多注意训练自己与人谈话,性格不是不能改变的,不要上来就给自己下结论不擅长表达,何况即便是公司高管中也有很多内向的人。我小时候也是内向胆小的人,但是从高中开始,好胜心使我意识到我是需要改变的,所以就注意训练自己与人交际和表达的能力。

    表达是一种软性的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即使不能跟在这方面有天赋的人比,但如果比过去的自己有进步也是好的,也许比过去进步一点仍不足以通过面试,但总好过不进步吧。我觉得您可能真正缺少的就是这种内在的动机。

    写完这段我想了想,这种鼓励和劝诫的文字并不足以让提问者达到目标“提升表达能力”。熟悉米粒的论坛老ID们都知道米粒在论坛上的名声不是灌鸡汤,而是写干货。所以,仔细想了想做什么能提高表达能力这种软技能,把自己曾经用过的、或是觉得可行的训练方法总结了一下——

    如何训练表达能力

    我建议您不要纸上谈兵去看那些面试技巧,也不要直接地为面试而去练习表达技巧,而是抓住工作及生活中所有跟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去实战练习,包括一对一和一对多,比如和家人、邻居、朋友聊天,同学会上发表意见、菜市场里讨价还价……

    表达能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思维层面。有没有逻辑,能不能把所有脑子里的信息知识挑有用的组织在一起,这种组织要迅速,需要对对方说的话进行信息加工然后有反应;第二是对语言的组织,也就是说把脑子里想到了的信息转换为流畅的语言说出来。

    这两个层面的能力提升不容易练,比如第一条思维层面,其实考验的是知识结构,以及大脑处理外界信息的速度。知识结构可以靠平常日积月累,比如通过多阅读(包括非专业领域,涉猎越多越跟更多人有共同语言)。但处理外界信息的速度则跟智商有些关系,平常我们老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听一段情节,有些人就反应快有些人慢,这属于先天差异,不太容易训练提升,所以不用强求,努力过就好。

    对于第二条语言组织方面的能力是可以训练的,这考验的是逻辑性。我的经验是组织书面语言比口头表达容易,因为有思考和修改的时间。您先练习把思想转换为文字,转换过程就是训练逻辑性的途径,比如用什么信息证明自己的观点,什么时候展开、什么时候总结…… 先练书面表达,当把逻辑性练得顺畅了,再开始练习口头的语言组织。

    这位网友过了好些天才回复了简单的一段话,看得出来她并没有理解我给她的干货:

    读者留言

    虽然不太懂,但还是很谢谢你,我不懂跟那些不熟的人说啥,我是那种有事情就说,没事就不想说话。

    哎,我应该抱平常心,不要太在意面试失败。

    私下里不客气地说,这大概就是俗话说的“朽木不可雕”。这位网友不理解不见得是她笨,而是心智没有被开启,大脑回路结构特别简单。很多人觉得很多软技能难以训练是受制于性格,其实不然,同样内向不爱说话,有些人可以练习成在公众面前自如演讲,有些人则不能,本质上还是在那方面是否有天赋。但天赋的形成不见得与智商有关,而是从儿时启蒙教育到公共教育体系内的这十几年心智被开发了多少。心智怎么开发?上面第一条思维层面里提到的知识结构挺重要的——在原生家庭受过什么启蒙教育、上学时有多少阅读量、认识和结交了什么圈子的人,都决定了自己大脑里储存了哪些信息,以及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方法。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有道理的,眼界和拥有的知识信息量是提升心智的基础。

    很多人习惯认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是人生的起跑线,名校学生起点高好找工作云云,殊不知某些隐形的起跑线其实在18岁前就形成了,只是它们要到工作多年后才显现出来。每个人的业因不会马上形成果报。米粒现在每天上班花在地铁里的时间近一个小时,所以只要不是太挤,一般我会利用这每天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书,有跟工作有关的书,也有文艺类的书。车厢里站在我周围的那些20、30的年轻人多数都盯着手机屏幕,不是在玩农药青蛙或是其他游戏,就是在刷朋友圈、微博、淘宝…… 直到某日在车厢里见到个捧着CPA教材看书的姑娘,才似乎找回了自己二十年前的回忆。不用二十年,五年十年后,不知道今天地铁里这些手机党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类似这个提问网友的loser。

    最后说句题外话,已为人父母的该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吧。

    作者
    • 米粒 外资跨国公司财务工作十年,后担任四大管理咨询部门财务管理咨询项目经理;管理会计领域作者、独立讲师、顾问;CMA。
      微信公众号:milicareer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