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公司负责采购、基建与后勤的领导是老板的亲属吗?
本文导读
公司采购、基建、后勤等部门油水大、猫腻多,如何预防腐败、杜绝以权谋私?估计很多人会提出制度建设、公开透明、权利制衡、审计监督,这些都没有错,确实都需要做到。可这些都是形式,形式是可以被异化的,以招投标与货比三家为例,形式上的公开透明极有可能掩盖私下的利益输送。实在不要过于神话内控与制度建设,实在不放心,就用放心的人吧!我就知道很多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这些敏感部门的负责人是由老板的近亲属担任的。
我在山西一家民营企业集团做管理咨询时,集团财务总监问我,在制度和内控不健全的情况下,采购、基建、后勤这样的敏感部门该如何防止舞弊呢?我思索了片刻,答道:“可以考虑由老板的家人分管这些部门。”这位财务总监听后笑了起来,她说,目前他们集团就是这么做的。
采购、基建、后勤等领域油水大、猫腻多,一直是事故高发领域。如何预防腐败、杜绝以权谋私,这可以说是管理中历久弥新的话题。这个问题一直就存在,却从未被真正解决过。估计我的上述回答会被很多人笑话,但我相信,笑过之后你仍不得不承认,我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很多人会强调制度建设、公开透明、权利制衡、审计监督,这些都没有错,企业也确实需要做到这些。可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运行有效。如果制度执行与制衡监督不到位,形式上的规范是可以被异化的。以招投标与货比三家为例,表面的公开透明极有可能掩盖私下的利益输送。在制衡与监督环节但凡出现一点疏忽或某个环节未能照章履职,制度反倒会成为舞弊的遮羞布。
权利使用存在灰色区域,拥有权力的人自然能获到灰色收益,这就是靠制度约束权利最困难的地方。任正非先生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他告诫华为的干部,“我们坚持利出一孔的原则。EMT宣言,就是表明我们从最高层到所有的骨干层的全部收入,只能来源于华为的工资、奖励、分红及其他,不允许有其他额外的收入。从组织上、制度上,堵住了从最高层到执行层的个人谋私利,通过关联交易的孔,掏空集体利益的行为。”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