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国注会百年(8)--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防伪技术
记得几年前曾参与过一个政府项目,帮助某政府部门审核各企业向政府申请补助资金的申报材料。项目申报材料清单中要求申报企业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该企业上一年度的审计报告。我在审核申报材料过程中,看到一份名字很熟悉的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开始没太在意,后仔细一想不对呀,这家事务所不跟别的事务所早就合并了吗?怎么还出审计报告?难道是我记错了或者有一家同名的会计师事务所? 为了确认自己的疑惑,赶紧上企业信用信息网查事务所的工商信息,又到中注协官网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信息。查询的结果确认我没有记错,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前两年跟别的事务所合并了,用了新的名字,原事务所已经注销。毫无疑问,这是一份假的审计报告,最后按规定认定该企业申报材料造假,将其纳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申报材料。这是我一次接触到这样形式的假审计报告,事后我反思问过自己,如果我不是知道这家事务所已经合并,或者造假者用一家正常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名义出具假的审计报告,从审计报告形式上我是否能识别出这份审计报告的真假?
十余年来对民国及建国初期会计师行业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自己收藏和过目过不少这个时期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实物资料,当年许多审计报告和业务收据的细节都让我由衷的赞叹,特别是当时会计师事务所使用的防伪技术,绝对能让今天的从业者感到汗颜。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民国时期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使用的几种防伪技术:

一、 印鉴
印章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是一个机构或个人身份证明最重要的工具。前两年,媒体上热炒的海昏侯墓就是依靠出土在墓主人身上的印章,最终落实了墓主人身份就是海昏侯刘贺。中国今天的社会活动中印章的作用仍然无法取代,即使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我们也惯性的发明了电子签章这种形式。现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准则规定:“审计报告应当由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审计报告应当载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和地址,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上盖注册会计师印章,应该是我们引入西方注册会计师制度本土化中最具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审计报告加盖注会章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民国时期就已经广泛流行了。
在过去印章都为手工篆刻,防伪效果非常好。由于印章上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笔都是由篆刻师手工篆刻,刻刀在章料上走动有小幅度的不确定性,即使再厉害的作假高手也无法刻出完全一模一样的假印章。印章最直观的应用场景就是在银行支票等有价票据上的使用,银行留有客户的印鉴样本,在兑付时反复进行对照,确认真伪。民国时期会计师印章多用小篆体,篆体字字形本身就富于变化,因此能起到很好的防伪效果。我们今天所用的事务所公章及注会章一般都是电脑雕刻,字体也均为电脑字体库中的标准字体,虽然今天个别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印章也有采用篆字体,但也为字库中的标准小篆字体,仿刻非常容易。当然,今天即使是手工篆刻的印章通过电脑技术也可以刻的一模一样,印章实际的防伪功能已经非常弱化了。

二、 钢印
钢印实际也是印章的一种,是用钢板刻制的上下阴阳两块印模组成的印鉴。由于钢的硬度远高于一般石质、木质、橡胶等印材,所以雕刻难度非常大,普通的篆刻师无法制作,因此防伪功能好于普通印章。今天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上压印照片的就是注协的钢印。我记得在日常生活中钢印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流行的,当时觉得钢印非常高大上。后来当我发现民国时期很多审计报告上都盖有事务所的钢印时,我才知道钢印在民国时期已经普遍应用了。事实上民国时期事务所使用的钢印远比我们今天一般使用的钢印漂亮复杂的多。比如这枚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钢印,中间为事务所的LOGO篆体“立信”两个字,第二层为事务所的中英文名称,给人以非常庄重的感觉。怎么样?这枚钢印是不是可以秒杀今天生活中你所见过的所有钢印。当然,今天的技术制作一枚钢印已经很容易了,防伪效果大不如以前,但钢印的凹凸质感仍然有一定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审计报告每页都盖上红章,会给人很怪的感觉,用户体验很不好。但如果每页都使用钢印,视觉会舒服很多,也给人以非常专业的印象。

三、火漆
火漆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封缄工具。火漆诞生地众说纷纭,中国、法国、埃及都有提及。火漆是以松脂、石蜡、焦油加颜料混合加热制成块条状,封粘时用火引燃火漆,熔成稠状瞬间滴注于需要封粘之处,在将待凝固之前加盖印章,冷却后留下清晰钤记图案,既美观又能有效地防止私拆。近代西方使用火漆比较多,主要用于封缄信封、文件等。今天火漆使用的很少,一般海关对回流文物做标记时会用到火漆。上图为上海中国会计博物馆收藏的黄秉章、陈乙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报告上的火漆印。


四、水印
水印也是一种古老的纸张防伪手段,生活中最长见的应用就是各国货币上的水印图案。民国时期审计报告和事务所业务收据用纸常使用水印纸张。今天我好像只见到过有四大事务所审计报告正文页使用水印纸张的,本土事务所好像还没见到过。上图为李文杰创办的正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页和王海帆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据,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纸张上的水印标记。

五、纸张
民国会计师事务所报告用纸一般都是在印刷厂定制印刷带有事务所名称等信息的专用纸张。我们今天事务所出具报告用纸基本上都是办公用的普通复印纸,能在报告正文页上使用在印刷厂订制纸张的非常少,一般事务所LOGO等信息都是办公打印机打上去的,谈不上有什么防伪功能。

六、装订
今天我们的审计报告装订基本上都是使用一般办公用的各种塑料夹条,非常容易拆装,倒是很方便客户复印、扫描,但实际上替换内页也很容易,况且我们的报告内页也没有什么防伪措施。不知大家是否看明白上面这份上海中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的装订方式,报告右侧采用的是民国时期审计报告装订常用的双孔气眼扣装订。气眼扣,俗称鸡眼扣,就是我们鞋上穿鞋带的那种圆形金属扣眼,一般都是用专业金属冲砸实在附着物上,要想把这个扣在不伤报告的前提下拆除是非常困难的。这还不算,你再仔细看,报告气眼扣两孔中间穿有线绳,线绳出头处又用很薄的锡箔纸压住线绳粘贴在报告上,锡箔纸上也印有事务所的钢印。这回你明白了吧,想要拆掉线绳则很容易弄破薄薄的锡箔纸,如果锡箔纸有破损,证明报告很可能拆装过,动过手脚,值得怀疑。
怎么样,上述的六条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防伪措施是不是已经超出了你的想象力?其实还不止这些,比如民国审计报告封面的尺寸就不是标准规格,比较大,而我们今天都是A4纸大小。其实这些所谓防伪技术的使用,作用不仅仅是为了防伪,更是一种“我们不一样”的专业体现。反观,今天我们有的事务所出具的报告,让人感觉这样的报告怎么能拿的出手,甚至报告所用的办公复印纸即薄又粗糙,毫无质感根本都不足70克。当然我们今天也有与时俱进的防伪方式,比如有的事务所已经采用二维码技术进行防伪了,这点是值得点赞的,但审计报告物理特征的呈现我们是否应该向前辈好好学习一下呢?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