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汽车零售行业的预算怎么做
前一篇文章整理了安越老师关于预算管理的分享,其实只能算是借花献佛,却在后台收到一位朋友抛出的问题:汽车零售行业的预算要怎么做。
事实上我没有实际做过预算,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底气,不过之前曾做过两个涉及预算模块的项目,记忆颇深,就从当时项目实施的角度说说我的理解,权当是抛砖引玉。
预算怎么做?百度有很多答案,比如有位朋友说,从收入开始,基于利润表及费用表,做预算的分解。
这是非常常见的做法,多数企业都是类似套路,差别就是,预算指标会细到怎样的程度,是仅有财务指标还是包括了业务指标?前者可以叫做财务预算多用来做费用控制,而后者更倾向于全面预算实现对业务的控制。
但是,如果真这样看预算,那就暂时还停留在只“术”的层面。在开始做预算前,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怎么做模板,而且整个预算体系怎么搭建。
1、预算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要辐射到怎样的范围。比如可以只做资金预算,也可以做费用预算,还可以做全面预算。确定目标要考虑企业财务现状,要考虑企业管理重点,当然也要看领导意见。
2、预算的组织。谁来主导,谁负责执行情况监控,怎样对预算结果进行分析,配套的考核制度是怎样的。
3、怎样选择预算指标,采取怎样的编制方式。侧重哪些环节的控制,需要哪些关键指标,怎样编制,是按照年度目标直接强制分解下去,还是先由下到上报一轮数据再汇总?
这些确定之后才会具体的预算模板和数据填报,比如那位朋友说的,从收入开始做分解。
先来看一个案例:
财务总监A先生新官上任,非常想做出点业绩,于是就跟总经理合计:预算管理是个好工具,能…(这里省略关于预算管理价值和意义的千字文)我们公司也应该做。总经理说那好啊,你主导需要资源找我。得了圣旨的A先生激情四射立马行动。可一个月过去完全没进展,问销售今年的收入目标是多少?销售说不知道,问采购今年的采购计划有没有?采购说没有。为什么?该公司最主要的的客户就是政府,政府说有项目那就做,没有?那就坐吃山空咯。
你说这样的企业有必要做预算吗?
这个案例反应了预算管理的一个误区:过渡管理。
预算管理的目的改善绩效,通过制定目标,促使企业各部门为了实现目标形成行动方案。同时预算也是戒尺,告诉企业什么可以做,什么钱不能花。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一上来就说全面预算,所以先确定预算管理的目标,确定要做什么再行动。不要以为全面预算就比财务预算高大上,光做财务预算就是Low,关键是企业需要管哪里,能管哪里。像案例里的A先生,既然业务是完全不可控的,他大可以不那么操心,喝喝茶看看报纸,管管费用报销就好。
之前接触过的两个预算项目相对比较简单,但最先也是从预算体系开始调研,之后才是预算模板梳理。其中一个项目是综合型超市,重点关注的是每个店的资金流,核心需求是资金的有效利用,预算只是资金管理的子项目而已,并没有做全面预算,只做了资金预算以及简单的费用预算。
最后的做法是,每天下午做当天的实际和预算对比,同时做下一天的资金流入预算,每月月初做当月的资金支出预算,符合供应商结算周期。流入项做得比较细,组织维度到门店的各分部,预算项目分到品类。每日的预算金额首先来源于月度预算的分解,然后参考同期,比如节假日按一定比例增长,最后以周为单位做四周的滚动预算。流出项目则是以门店为维度,分了日常、采购、资产等几个主要大类,日常类资金支付是比较简单的费用预算,基于费用项目维度;采购类明细到供应商,来源于采购合同的付款条款,项目预算作为特殊项是单独的一套项目,在筹备新的门店时才会涉及。相对而言支出预算要简单,有临时性的付款项目时,并不再做预算调整,只是走特批流程。
另一个项目的主营业务是基建工程,他们的核心需求是要做全面的项目预算,之前也已经有多年的项目预算管理经验,预算管理体系已经很完善,也使用了很长时间,基本上从合同报价开始就已经开始做预算了,只是当时是为了报价用。所以,当时这个项目的关键是系统实现,如何把他们的预算体系搬到ERP系统中去。最后落到系统里,关键做到了两点:
1、所有业务必须关联项目,在业务发生时进行控制。比方说做采购订单,要求明确这个订单是为哪个项目采购的(工程项目维度),采购的是什么(工程项目中的明细预算项目)。在采购订单提交审批前,先基于订单总金额检查是否在预算范围内,如果超出则不允许提交,需要先通过预算调整。
2、三个维度的数据对比。从收入、预算、实际发生三个维度,随时跟踪工程项目的利润情况。
这个项目就更倾向于业务层面的预算了,在业务发生环节结合预算做检查,将预算控制前置延升到到业务发生的节点,而不是在业务已经成为事实后再做判断,到这时,其实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就比如销售总监发生了一笔超额的招待费,票都已经拿回来了,财务能真用预算挡住不让报销?我觉得很难。
在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中,关于预算项目及预算模板的设置,也有一点想法。很多公司往往喜欢用费用科目作为预算项目,或者想让预算项目跟会计科目匹配,美其名曰数据好对比。
正好有个例子,老大想知道今年所有IT项目的投入情况,要跟年初的预算对比,让财务帮忙查数据(补充说明:老大公司有预算管理,但没有在ERP系统做)。然后财务就从管理费用里加差旅费,从研发支出里加资本化支出,从应付职工薪酬里加职工教育经费,再想想好像少加了招待费,再想想貌似还漏了固定资产.......是不是有点凌乱,再把科目体系跟预算项目保持一致,想要借助科目是不是还是有可能会分散在不同去处,如果预算项目是基于IT项目维度的,会不会更清晰?
这个问题是陷入了一个误区:将信息系统问题交由财务核算来解决。财务核算跟财务管理职能应该是统一但又相对独立的,核算优先要满足会计准则税法需要,满足对外披露需要,然后才是管理分析需求,而管理是为对业务过程的跟踪和反馈。所以,预算表的预算项目要完成从财务数据到业务数据的转换,才可能基于真实业务发生去做事前的控制,或者事后的分析。至于报表如何取数,交给IT系统去解决。
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汽车零售行业的预算。如果之前没有预算体系,一上来就说要用全面预算并不合适,可以先选一些关键的点。比如汽车零售业绩压力大,那么先从收入开始,同样,汽车零售行业销售费用也是影响利润的关键,在利润预算中就可以再把销售费用重点考量,而资金收支、采购成本对汽车零售行业而言并不太可控,可以先不作为重点,根据销售计划进行预测就足够了。
确定关键点界定范围后,就是前面所提及的内容了。
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人、财和物,而最后全部落到资金的流动。安越的黄老师提醒:不要用预算去给业务画饼,这样分配资源是不合理的,而是要用预算帮忙业务做选择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韦尔奇曾评价预算:预算是美国公司的祸根,它根本不应该存在,制定预算等于追求最低绩效。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预算仍是重要的企业管理工具,仍是用来配置企业资源的重要手段。预算好不好,关键是看企业怎么用。
目前预算管理也有好的实践,比如:滚动预算和平衡记分卡,前者用来解决预算不准、可比性不强的问题,而后者用来避免预算对绩效的负面影响。
那么你呢?是怎样做预算的?愿意分享经验吗?欢迎留意。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