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跑就出局",对押金经济的税筹设想
2017年7月初《中国税务报》刊登了马泽方老师的《共享单车“押金”: 是押金还是会员费?》。该文中马老师给出的结论是,由于共享单车使用期间不消费押金,又是可以退还的,其押金性质更为明显(即作为押金,则不征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目前,互联网新兴产业流行的运营模式是以免费使用吸引用户,靠收取押金形成巨大资金池,以此获利,若被认定为应税收入,将对互联网新兴产业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税收监管空白也不断出现,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对此类押金的税务处理予以明确。
是的,近些年来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类“新兴产业的税收监管空白”问题, 但现实往往是的税收监管立法立规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新兴产业涌现的速度,而且日益成了某种新常态,即还没等你规范,它已成熟了;等你规范了,它已转型了,甚至灭亡了……
就在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篇《大型共享单车突然倒下,哭了多少人!》的文章,文章劈头就说:
8月2日,町町单车人去楼空,老板被抓!
9月15日,酷骑单车押金难退,围堵总部!
11月15日,小蓝单车拖欠工资,生不如死!
11月24日晚8点,小鸣单车幕后老板失联,全体员工欠薪未付……
其实,就在马老师的文章之后,我就想也写一篇关于押金的纳税筹划的文章,但总找不到个合适的“切口”,所以迟迟下不了这一刀。因为,至今我还无法完整定义,这个外国人认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商业模式。你说它是“共享经济”,但它玩的却是十足的“押金经济”;你说它是“互联网租赁”,但它玩的却是十足的“互联网金融”。马泽方老师在《共享单车“押金”: 是押金还是会员费?》中的开头就点明了“押金是共享单车的主要盈利方式”。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业内类似案例甚多,坊间相关论述甚多,我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总结下来,“押金经济”有两个核心涉税结论:
1、有形动产出租押金无需缴纳增值税;
2、商家收取客户押金产生的存款利息也无需缴纳增值税,且归代管押金的商家所有。
一句话,“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是一个低税负的盈利模式。
从另一个维度——“商业行为属性”来看,若商家多次收取出租标的物的押金,且累计押金总额远超出租标的物的成本,那么它玩的则是——金融(如共享单车);若商家一性次收取出租标的物的押金,且押金总额已接近租标的物的成本,那么它玩的就是——销售(如共享雨伞)。
是的,过以上粗浅的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了“押金经济”的税负情况和商业行为属性,但作为财税工作者而言,我们研究商业模式的重点不是研究商业模式之本身,而是重在研究商业模式中的各涉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利用商业模式创新工具完成纳税创新。既然,已“参透”共享经济的本质,那我就想设计一场关于“押金”的商业策划。
假设一家销售小型家用保健设备(用于帮老年人在家中测心跳、血压、血糖的那种),价格360元/台。由于产品新、价格高,老年朋友购买意愿不高,销路一直不畅。后来商家改变营销策略,改用1元/天的租金出租,租期一年,并收取押金300元/台。以上销售设备和出租设备方案增值税率虽均为17%,但是出租设备方案是分期确认收入,分期纳税。在出租前期,设备购入“进项”会大于设备出租“销项”,则基本无增值税流出,可延缓即期税金压力。同时,出租设备方案降低了“消费门槛”,也让部分“试试看”的顾客,也顺利交出押金试用,并形成“押金池”。这时商家可坐收利息,或委托理财。
后来,该设备升级换代,开始玩“互联网+智能化”。设备检测功能可与手机app接驳,用户在使用设备前,先要注册成为商家手机app的会员。会员在设备上的检测数据可自动上传至手机,并通过手机app上传到商家应用终端。商家通过检测结果分析软件,自动给出分析结果,并给出相关建议。这种情况下,商家可将设备“寄存”于用户,且收取300元/台的押金,还收取网络服务费1元/天。而远在异地的老人子女,也可以注册会员交费使用该款手机app,远程监控家中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时出租设备方案已升级为收取服务费方案,增值税率则从17%降至6%。当然,由于“押金”照收,“互联网金融”模式仍将继续运作。当然,商家在以上服务过程中,获取的这些真实的、海量的老人及子女的个人信息及具体需求,又汇成为另一波新资源——大数据!
当我这个押金税筹设想还没捂热,有朋友就给我说:冷星呀,你落后了,其实有人早就开始用押金来玩的互联网项目啦,且无需借用任何实体或标的物,也能玩转“押金经济+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叫“不跑就出局”,玩的就是“微信公众号押金”,非常火!
“不跑就出局”的参与步骤:
1、开始。加入或创建一个跑班,每人拿出一笔钱作为跑步契约金;
2、跑步。少跑几天则扣除几天的契约金,纳入跑班奖金池;
3、分钱。周期结束后,每人剩余契约金全部归还,成功坚持下来的跑友平分跑班奖金池。
朋友们,看见没有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一个非常好的“押金经济+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
当然与“不跑就出局”运营配套,还设有一些安全承诺。
集体契约:不跑扣钱,跑了分钱,专治不服;
契约金安全保障:所有跑友缴纳的契约金均存放在“不跑就出局”微信公众号对应的腾讯商户通平台,平台不拿这笔钱做任何投资,安全可靠;
平台承诺:在规定的跑步周期结束后,所有契约金均按照跑步契约规则如数返回到每一位跑友的“不跑就出局”账户,并可随时提现。
……
当然,承诺是必要的,但不管微信公众号运营方怎么承诺,只要它社会公众收取了“押金”并“保管一定的周期”,就已经具备玩“押金经济+互联网金融”的一切要素了。往下的,我就暂不评价了,也无法评价了。
因为至今我还无法完整定义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就如同我现在仍无法完整地定义的“共享单车”一样。
再后来,我又上网查了一下“共享单车”始于2016年,“不跑就出局”则始于2014年……
唉,看来一天不学习就要落后呀!是的,学习,但我的身体却分明传来一阵阵奔跑后的“虚脱感”,可内心还是要对自己说还要继续,继续奔跑,不断地奔跑,奔跑着追上这日新日异的时代,奔跑着帮助我的客户超越他的 竞争对手……
在这个大时代,有人还在酣睡,而你在奔跑,奔跑着的你,就在分享酣睡着他的“契约金”。
所以,是的,你必须不断地奔跑,因为——不跑就出局!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