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孤旅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越深刻的思考,越需要孤独——这是一种真正的孤独,是在人群中的孤独。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找到几个真正的知音。巴菲特为了保持这种孤独,一辈子在奥马哈小镇,其真正的知音,就是芒格。
余秋雨有一本名著《文化苦旅》。我本来想套用过来,改为“投资苦旅”。仔细一想又不对,投资,对于喜欢的人来说,显然不“苦”。但是,投资,绝大多数时候是孤独的。因此,“投资孤旅”可能更合适。
投资,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对自己的钱负责,对受托的钱负责,每一项投资决策都需要在内心深处问自己:你对这家公司的历史了解吗?对这家公司的中短期规划了解吗?怎么看这家公司的未来,包括竞争格局、高管替代、竞争壁垒等等?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在最坏的情况下准备亏多少钱?……问自己的问题越深刻,成功的概率越大。
投资,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直面最尖刻、最尖锐的问题——套用鲁迅先生的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式淋漓的鲜血”——那么,真正的投资者,一定要敢于否定自己、批判自己,才能不断进化。
越深刻的思考,越需要孤独——这是一种真正的孤独,是在人群中的孤独。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找到几个真正的知音。巴菲特为了保持这种孤独,一辈子在奥马哈小镇,其真正的知音,就是芒格。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最近电影《至爱梵高》在朋友圈刷屏,梵高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因为孤独,所以其作品独特,别具一格。
最近一个星期,我看了二十多家公司的财务报告,在这些公司中寻找金子。但是,看完要写成报告的工作量很大。我不是靠卖分析报告吃饭的专业研究员,因此,亦无心写成文字了,而只是构成自己孤独思考的心得吧。
后台留言:更新太少——我个人的看法,不是多就好。投资需要勤奋,但仅仅勤奋是不够的,而且需要思考。
后台留言:是否有网站可以直接告诉内在价值——抱歉,没有,内在价值是思考的结果,如果你没有走投资孤旅进行独立思考的打算,我并不建议你做股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