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成本管控之工业篇—分析梳理工艺流程创效益

李冬玉 / 2017-12-19
文字 正常
  • 标签:
  • 成本管理
  • 财务分析
  • 管理会计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核算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但成本分析与管控可以创造效益!

    一家企业想要赚钱,不外乎做好如下两点:挣钱的能力和花钱的艺术。也就是做好开源节流。做好“节流"这门学问,同样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很多人的眼中,成本就是“算”出来的。

    真是这样吗?

    是。也不是。

    如果你驾驭不了成本核算,没有悟透真谛,不能正确的反映产品真实成本,那你的成本数据就是“算”出来的。对企业分析、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用处不大甚至会起误导作用。

    如果你能真实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与流程,能准确的反映各产品生产成本,那你的成本就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对企业成本体系、决策、管理、执行的真实反映!

    成本准确的基础上对产品工艺与流程进行分析,可以更有效的发挥财务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如一家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由于财务人员从不下车间,对生产工艺、作业生产流水线等实际情况不了解,误以为三种产品月末在产品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将三种产品当月发生成本在月底进行分摊时,全部计入产成品。

    三种产品实际上B产品与C产品月末在产品相对少,分别为6%和4.92%,而A产品月末在产品高达18.95%。 

    我们来计算一下影响到底会有多大:

    如当月A、B、C三种产品成本分别发生500万、620万、800万,生产数量分别为100万个、125万个、80万个。月初没有在产品。

    A产品售价9元,B产品售价8.5元,C产品售价17.5元。当月A产品销售120万个,B产品销售100万个,C产品销售90万个。

    按财务人员核算方法计算:三种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分别为:

    A产品总成本=500万

    A产品单位成本=500/100=5元

    B产品总成本=620万

    B产品单位成本=620/125=4.96元

    C产品总成本=800万元

    C产品单位成本=800/80=10元

    按实际进行分摊计算:

    A产品产成品成本=500*(1-18.95%)=405.25万元

    A产品单位成本=405.25/100=4.0525元

    B产品产成品成本=620*(1-6%)=582.8万元

    B产品单位成本=582.8/125=4.6624元

    C产品产成品成本=800*(1-4.92%0=760.64万元

    C产品单位成本=760.64/80=9.508元

    可以看出,三种产品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分别相差了:

    A产品总成本差额=500-405.25=94.98万元

    A产品单位成本差额=5-4.0525=0.9475元

    B产品总成本差额=620-582.8=37.2万元

    B产品单位成本差额=4.96-4.6624=0.2976元

    C产品总成本差额=800-760.64=39.36万元

    C产品单位成本差额=10-9.508=0.492元

    再看对销售毛利的影响:

    A产品按财务人员核算当月销售毛利=120*(9-5)=480万元

    A产品按实际成本核算当月销售毛利=120*(9-4.0525)=593.7万元

    A产品销售毛利差额=593.7-480=113.7万元

    B产品按财务人员核算当月销售毛利=100*(8.5-4.96)=354万元

    B产品按实际成本核算当月销售毛利=100*(8.5-4.6624)=383.76万元

    B产品销售毛利差额=383.76-354=29.76万元

    C产品按财务人员核算当月销售毛利=90*(17.5-10)=675万元

    C产品按实际成本核算当月销售毛利=90*(17.5-9.508)=719.28万元

    C产品销售毛利差额=719.28-675=44.28万元

    三种产品毛利总差额=113.7+29.76+44.28=187.74万元

    核算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但核算不准确却能不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的老板说了:“好财务人员薪酬太高,多花那个钱干啥,能大致算一下就可以了。反正肉烂都在锅里呢!”

    真的是这样吗?

    那我们再接着看:

    我们再分别对三种产品工艺和流程进行分析梳理

    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等进行分析梳理,并与技术人员反复论证得出结论:

    A产品的a原料厚度可以减少2毫米,不仅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反而外观更加精致;第三道工序单件产品时间可以缩短5分钟;

    对B产品在传递线路上进行改进,从而至少减少半成品积压数量140万个;

    C产品废品率过高,通过对员工操作流程进行培训,月废品率可降低2%。

    经测算:

    A产品月平均生产量为100万个,a原料厚度减少2毫米可以节约成本0.15元/个,年节约 180万元 (100*0.15元*12);第三道工序单件产品时间缩短5分钟,人工成本按70元/小时计算,年节约人工成本1000小时,年节约7万元。合计年节约成本187万元。

    B产品半成本单位成本为3.95元/个,企业实际贷款年利率6%,年节约财务费用33.18万元(140*3.95*6%)。

    C产品月平均生产量为80万个,月降低2%废品率年节约成本182.55万元(80*2%*9.508*12)

    年合计可节约成本费用=187+33.18+182.55=402.73万元

    这样分析下来,是不是挺可观的?算算您能找多少好财务?

    如果您能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结合起来,上升到成本战略的高度,提升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对市场的引导能力,合理预测销量,实行精益管控,我敢保证,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核算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但成本分析与管控可以创造效益!

     

    作者
    • 李冬玉 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一位热爱财税专业的财会老兵。
      微信公众号:玉盘数豆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